法院裁定书的作用与意义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裁定书是为了保证审判工作顺利进行,在民事案件或执行过程中解决诉讼程序问题的决定。与之不同的是,民事判决解决案件实体问题,裁定可书面或口头形式,判决只能书面形式。除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外,裁定不可上诉,一审判决可上诉。两者都具有法律效力,但裁定依据程序法,判决依据实体法,裁定可在诉讼过程中作出,判决一般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法院裁定书具体作用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裁定与判决的区别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虽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决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民事裁定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而民事判决解决的则是诉讼中的实体问题。
2、民事裁定所依据的是程序法,民事判决所依据的是实体法。
3、裁定可以在诉讼的过程中作出,而判决一般只能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延伸阅读
结语:法院裁定书是为了保证审判工作顺利进行而就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与之相比,民事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裁定可以在诉讼过程中作出,而判决通常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裁定可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除少数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不准上诉,而一审判决可以上诉。总之,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在性质、依据和作出时间等方面有所区别,但都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十三条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在五日内受理。
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判决书的作用与意义

判决书的主要作用是揭示案件的案由、事实、理由、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承担等信息,同时也显示了参与审理的法官和法院的身份。因此,判决书是有用的。...查看全文

法院结案通知书的作用与意义

结案形式多样,包括判决结案、调解结案和原告撤诉结案等。不同形式的结案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文件,如判决书、调解书和撤诉裁定书。权力人可以根据相应的法律文件申请执行。...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书的作用与意义

工伤认定书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至关重要,它证明了劳动者受伤是工伤,并确保其享受相应待遇。同时,用人单位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保障职工权益。重视工伤认定书的申请和审核过程,维护受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判决书的作用与意义

判决书是法院根据案由、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写成的文书,包括民事、刑事、行政和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和执行力,任何人不得改变判决,可用于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法人证书的定义与作用

《法人证书》是唯一合法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凭证,由登记管理机关颁发。证书分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悬挂于主要办事场所,副本用于对外展示合法身份或办理手续。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申请多份副本。...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作用与意义

劳动仲裁的作用是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解决,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查看全文

县级法院的定义与作用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无行政级别,因为法院属于审判机关,行政级别属于行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设立最...查看全文

律师证书的作用与意义

律师见证书的主要作用是证明法律事件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见证的程序包括接受委托、签订委托见证合同、审查相关材料和证据,最终进行见证行为。见证律师负责监督法律文件的制作和复制,以证明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查看全文

法院拘传票的定义与作用

拘传票是法院强制当事人到庭的法律文书,适用程序包括填写、批准和执行。执行时需出示拘传票,不得少于2人,可使用械具对抗拒者。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在12小时内讯问完毕。...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书的作用与意义

购房合同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买卖双方在购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整个购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依据。它还是按揭贷款、缴纳税费、办理房产登记和交易手续的必备文件。根据《民法典》规定,出卖人应履行交付标的物和转移所有权的义务,买受人应及时检验和...查看全文

就业协议书的作用与意义

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确立劳动关系前达成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它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信息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的依据。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制表。...查看全文

医疗告知书的作用与意义

医生告知义务的履行是患者知情同意权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完整的告知书应包括明确诊断、多种治疗方案、风险解释、预防措施、专业建议和患者选择权。患者可选择同意或提出异议,并书面表达选择意见。...查看全文

累犯谅解书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讲述了理解和支持与对待惯犯之间的关系以及谅解和和解与累犯之间的关系。惯犯是指多次犯罪后仍然不悔改的人,而累犯则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又再次犯罪的人。缓刑执行完毕再犯罪不构成累犯,说明已执行的刑罚对再次犯罪的影响。前科和累犯则是指...查看全文

应诉通知书的意义与作用

民事案件中,应诉通知书告知被告已被起诉,要求提交答辩状和证据。拘留通知书意味着被拘留,告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拘留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了开庭时间意味着当事人要准备应诉答辩,参与开庭。法庭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和公告开庭时间、地点,审判时核...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调解的作用与意义

劳动仲裁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先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或不履行协议,可以进一步申请仲裁。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文书编号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文书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律程序制作或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书面文件,代表国家意志,体现法律精神,用于实施法律行为和产生法律后果。...查看全文

兵役登记证书的作用与意义

《兵役登记证明的颁发与要求》 本文介绍兵役登记证明的颁发情况,无论是否符合当兵条件,只要登记过,都会颁发该证明。兵役登记要求包括应征、缓征、免征、不征、拒征、已征、转服预备役、免服预备役和不服预备役九类。该证明是我国现行参加义务兵...查看全文

提前申请批捕意见书的定义与作用

逮捕意见书是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文书。公安机关必须在拘留后三日内提请审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四日,对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三十日。检察院应在七日内作出决定,不批准逮捕时要释放被拘留人,并通知执行情况。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查看全文

伤情鉴定的作用与意义

伤情鉴定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及其与伤残评定的区别。伤情鉴定能查明案件事实,为定罪量刑提供科学依据。伤情鉴定级别达到轻伤以上即涉嫌刑事犯罪。伤情鉴定确定受害人的伤害程度,包括身体结构、功能障碍和心理影响。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的区别在于...查看全文

公诉意见的定义与作用

公诉意见是指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时,提出的量刑意见书及相关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6条,检察院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追究刑责的,应作出起诉决定,并向法院提起公诉,移交案卷材料和证据。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检察院应...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若邻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10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