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法典的占有保护请求权有哪些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内容,包括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和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同时,对侵占或妨害造成的损害,占有人也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侵占罪的行为表现包括通过正当手段持有他人财物并拒不交还。
一、民法典的占有保护请求权有哪些规定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二条【占有保护请求权】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依法请求损害赔偿。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二、侵占罪的行为表现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合法持有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情况,仅有刑法规定的下列三种:
(1)代为保管,及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又包括未受他人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他人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而由其托管的财物,又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等而持有代为保管;
(2)捡拾他人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所谓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应当将他人的财物退回而拒不退回。
延伸阅读
结语: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占有保护请求权的相关规定,包括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以及损害赔偿等。同时,侵占罪的行为表现也被明确提及,要求通过正当手段持有他人财物,并将其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这些规定为保护占有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章 保管合同 第八百九十条 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章 保管合同 第九百零二条 有偿的保管合同,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
当事人对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在领取保管物的同时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民法典的物权确认请求权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物权确认请求权和物权取得的分类,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而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或返还原物。物权的取得可通过合同、善意取得、继承、遗赠...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的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相关规定。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并可以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后的两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赔偿原则包括全部赔偿原则、损益相抵原则和过失相抵原则,其中...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的留置权债务人的请求权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可要求留置权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行使留置权,如留置权人不行使,则债务人可请求法院拍卖、变卖留置财产。债权人行使留置权后,债务人有2个月履行债务的期限,逾期可与债权人协议折价或拍卖留置物。留置权的目的是促使债务人履行债...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的肖像权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对肖像权的规定及侵权认定:民法典第110条确立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肖像权,包括对肖像的拥有、制作和使用专有权,以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和损害肖像权。第1119条明确禁止丑化、污损或伪造肖像,并规定未经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查看全文

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定义

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定义:占有保护请求权,是指在占有人的占有被侵夺、妨害或者有妨害的危险时请求侵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关于此项请求权,有称占有人之物上请求权、占有人之请求权、占有物上请求权、基于占有而生之请求权或占有保护...查看全文

占有保护请求权

法律分析:占有人对于他方侵占或者妨害自己占有的行为,可以行使法律赋予的占有保护请求权,如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占有保护的理由在于,已经成立的事实状态,不应受私力而为的扰乱,而只能通过合法的方式排除,这是一般公共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有权占有的法律适用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对有权占有的法律适用有明确规定,根据合同关系或法律规定处理不动产或动产的使用、收益和违约责任。有权占有与占有辅助有区别,前者是占有人对物的实际控制,后者是基于内部从属关系指示他人占有。占有还可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前者是所...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居住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对居住权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居住权的设立和合同要求、居住权的期限和登记、居住权的不可转让和继承、居住权的消灭和注销等。居住权可以保障终生居住,但需注意居住权期满或居住权人死亡时消灭,且设立居住权的房屋原则上不得出租。居住...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的保证方式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规定了保证方式和保证范围。保证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如果合同没有特别约定,则按一般保证承担责任。保证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主合同变动,保证人仍需承担保证责任,但加...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哪些人有权申请撤销监护权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有权申请撤销监护权的有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人民法院有权撤销监护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有关未成年监护人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未成年监护人的身份和责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父母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姐担任监护人。在监护人确定有争议时,可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申请指定监护人。监护人应保护被监护...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了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包括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支付抚养费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事实,包括起诉和当事人行为。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后,诉讼时效重新起算,之前的时效期间无效。...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占有改定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占有改定有哪些      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规定哪些人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了享有继承权的人群,并明确了遗产的继承顺序。继承权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遗产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才由第...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的担保物权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的担保物权具体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和保证。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对担保物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_x...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的先履行抗辩权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规定了先履行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同一双务合同,无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包括同一双务合同、异时履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制度有哪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包括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物权请求权是基于物权而产生的,旨在恢复权利人对物质的完全支配状态。物权请求权与物权具有共同的命运,但不同于物权本身,只能在特定当事人之间行使...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中有关侵权法的条文新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关于侵权法的新规定主要包括债权责任的承担和责任竞合。侵权损害赔偿是主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遵循全部赔偿和财产赔偿原则。其他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这些新规定旨在保...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有哪些

监护人范围如下:_x000D_ 1、对于未成年人,其监护人一般是父母。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_x000D_ 2、对于成年人,其...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有哪些?

律师分析: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