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应对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吸毒不构成犯罪,而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吸毒者可受到行政拘留、罚款、强制戒毒等行政处罚,以及劳动教养。容留他人吸毒属于犯罪行为,无论有偿还是无偿都构成犯罪。第一次吸毒被抓,只违反治安管理法,受到治安处罚,如行政拘留、罚款,有的情况下需强制戒毒。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吸食和注射毒品列为第三十八条。然而,吸食毒品并不构成犯罪,而是违反治安管理。公安机关可以对吸食毒品者进行行政拘留、罚款和强制戒毒等行政处罚,也可以进行劳动教养。强制戒毒属于行政处罚,不属于刑事处罚。
一、怎样算容留他人吸毒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提供吸毒、注射毒品场所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即使吸毒人员前来要求被动住宿,也是属于违法行为,并且构成犯罪。容留他人吸毒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只要有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就可以构成犯罪。明知故犯,允许对方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吸食毒品,不加阻拦或举报,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二、第一次吸毒被抓住会如何处罚
第一次吸食毒品,没有吸毒成瘾或因吸毒曾经被处罚或强戒过的话,只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给予治安处罚。
单独的吸毒行为不构成犯罪,也不会判刑,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轻则拘留、罚款、有的可对其进行强制戒毒。
吸毒被抓后,首先对吸毒人员进行行政拘留,然后会对吸毒人员是否吸毒成瘾进行认定,如果认为吸毒人员已成瘾,就要进行强制戒毒。
延伸阅读
吸毒适用当场处罚吗
吸毒可以适用当场处罚,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62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全国人民常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两千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按上述规定处罚外,还应给予强制戒毒,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毒。刑法总则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章节下,没有规定所谓的吸毒罪。只有非法持有一定数量以上毒品的吸毒者才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或者吸毒者同时容留他人吸毒,或者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时构成犯罪;再或者同时构成了其他相关的毒品犯罪时,吸毒者才可能受到处罚。
结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吸食和注射毒品列为第三十八条。然而,吸食毒品并不构成犯罪,而是违反治安管理。公安机关可以对吸食毒品者进行行政拘留、罚款和强制戒毒等行政处罚,也可以进行劳动教养。强制戒毒属于行政处罚,不属于刑事处罚。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吸毒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吸毒行为会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危害,应该坚决拒绝和抵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应对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处理:满16岁需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2岁不需承担,满14岁不满16岁犯8种罪需承担,满12岁不满14岁犯故意杀人、伤害罪需承担。...查看全文

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需立案侦查,最终提起公诉,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情形包括醉酒驾驶、追逐竞驶恶劣、校车或旅客运输严重超员或超速,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定危及公共安全。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对超载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为也负...查看全文

预防与应对措施指南

工程施工工人受伤后,建筑单位应在30天内准备相关材料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和所在单位。确认为工伤事故后,受伤工人可享受相应工伤待遇,待遇根据事故后果确定。...查看全文

怎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律师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自身预防。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二)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三)学校预防。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查看全文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自身预防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二)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防范与应对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及量刑酌定情节。已满16周岁的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重罪应负刑事责任,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量刑酌定情节包括犯罪动机手段、环...查看全文

预防犯罪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2、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深入。(一)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做好榜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时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首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如果没有合格的父母,那么,很难有合格的子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未成年人的父母责任问题。只有让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切实履行法定的职责,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律分析:(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及学校周边环境,清除不良影响,使青少年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尤其家长要首先守法。(2)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宣传教育,使...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应当履行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1、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基础作用;2、权益保护。权益保护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为预防。行为预防是预...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诈骗的应对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与年龄相关,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诈骗罪不予刑事处罚,但需接受行政处罚。对于故意杀人罪,年满14岁的未成年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至于15岁签订合同的效力,需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方有效。根据《民法典》,...查看全文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预防工作主要分为家庭、教育、专项工作等方面。首先,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家长应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人格,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密切...查看全文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注重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有效措施,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和抵御犯罪能力,从家庭和学校着手,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实施预防为主、提前干预的策略,以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来应对不良行为。...查看全文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

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预防工作主要分为家庭、教育、专项工作等方面。首先,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家长应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人格,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密切...查看全文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预防工作主要分为家庭、教育、专项工作等方面。首先,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家长应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人格,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密切...查看全文

失火罪刑罚与预防措施

失火罪的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内,但情节较轻者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内。情节较轻的判定需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如年龄、主观恶性程度和犯罪的具体损害情况等。至于失火罪的立案标准,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和致人伤亡人数是重要的衡...查看全文

预防未成年犯罪内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的法律。找法网提醒,该法是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应对措施

打架分为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伤情鉴定决定了罪行性质。学生打群架一般定寻衅滋事罪,刑期几个月至五年,但若伤情被鉴定为重伤,则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刑期三至十年。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赔偿数目可商定。16岁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