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律师回答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3.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对于怎样笔录公诉人应当当庭宣读?

公诉人需要当庭宣读的笔录如下:

(1)对于经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证人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证人的证言笔录,公诉人应当当庭宣读。

(2)对于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以及经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被害人的陈述笔录,公诉人应当当庭宣读。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如何处理

1、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自首是选择减轻还是从轻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对于主犯应当如何处罚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从重处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犯罪中止的应当如何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在法律上承认的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的特征:1、犯罪的行为人自己主观上放弃或者中止了继续犯罪的想法;2、犯罪行为人不仅有中止犯罪的想法,同时中止了继续犯罪的行为;3、中止犯罪必须是发生在行为人犯罪的过程中,而不是犯罪之外的其他过程中;4、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有效停止了犯罪的行为,同时避免了一些更严重的结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吸毒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在我国,一般的吸毒行为不作为犯罪,但会当作违法行为给行政处罚,其具体的处罚措施是: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于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除依照...查看全文

吸毒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吸毒在中国不构成犯罪,属于违法行为,没有自首之说。吸食毒品可判行政拘留十至十五日,可并处罚款。主动投案并供述违法行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违法情节轻微、消除后果、被胁迫或诱骗、主动投案如实陈述、...查看全文

回国偷渡者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自首回国偷渡人员处理: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自动投案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为交代主要犯罪事实,部分供述可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需供述同案犯,翻供不认定为自首,但一审前如实供述可认定为自首。...查看全文

受贿罪自首后的新处理方式是什么?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对于自首者,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即使犯罪较轻者,也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被告人和服刑中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查看全文

犯罪分子自首和立功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犯罪分子自首和立功的处理有以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涉及聚众斗殴案件的自首处理方式是什么?

聚众斗殴的主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会受到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自首的犯罪分子可能获得减轻处罚。只有主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才会被追究刑责,而非所有参与者都会受到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只要有两个以上行为...查看全文

酒驾自首的处理方式

酒驾是否构成犯罪,顶包涉嫌包庇罪,但仅酒后驾车不构成犯罪。包庇行为无明确法律规定,可根据妨碍执行职务给予治安处罚。顶包人态度恶劣、影响公务或造成严重后果则加重处罚。自首可减轻处罚。窝藏、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或免除处...查看全文

赌博自首的处理方式

涉嫌赌博罪的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被视为自首,从而获得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赌博行为涉及治安处罚和刑事责任,构成赌博罪者将被判徒刑。自首情节被视为法定从轻或减轻量刑的因素,通常会被轻判。...查看全文

干部自首的处理方式

主动投案人根据涉嫌违纪程度的轻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处理:轻微情节可批评教育后离开;轻度情节需进一步核实,可安排“走读式”谈话后离开;严重情节存在安全风险不宜离开,需采取留置措施。...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自首的处理方式

刑事案件自首可减轻处罚,具体减刑年限无法明确规定。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案件审理时间与情节复杂程度有关,一般为5至6个月,最长可达2年。自首者如实供述罪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提供重要线索,可从轻甚至免除处罚。重大立功表现可减轻或免...查看全文

什么叫自首?自首组成的组成方式

自首制度的特点:1、自首是犯罪后的表现,自首发生在犯罪后,通常是行为人悔罪的表现。犯罪人对犯罪的态度对犯罪人的处罚具有重要意义;2、自首是犯罪人的一种类型,理论上,自首的犯罪分子常被称为自首犯,这是一种与累...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的刑罚及处理方式

累犯自首的处理原则是必须从重处罚,根据犯罪行为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刑罚,不一律判处最高刑,参照的标准是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自首情节的处罚方式

本文介绍了在立法中,针对自首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这一规定首先应当理解是在对自首犯从宽处罚的立法依据。同时,自首后立功的刑事处罚原则也应当被理解。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九条、删去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自首并有立功的可以...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的处置方式

累犯自首不会获得减轻刑罚,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判处较重的刑罚,不一定是最高刑,要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刑罚。即使累犯存在自首情节,在从轻或减轻处罚后,刑罚仍然比不是累犯但存在自首情节的犯罪...查看全文

"关于自首情节认定的处理方式"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相关规定,自首者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自首情节的认定...查看全文

关于在逃人员自首的处理方式

自首对于犯罪分子的处罚有重要影响。根据《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甚至免除处罚。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并避免严重后果发生,也可以获得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投案不自首的后果及处理方式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投案是自首的必要条件之一。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查看全文

轻微交通逃逸自首的处理方式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理方式及自首赔偿问题: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根据情况罚款或拘留,重大事故吊销驾照,犯罪逃逸终身吊销驾照。自首包括投案、报案等方式。根据规定,逃逸致人伤亡或死亡的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逃逸责任人需全额赔偿,但对方有过错可减轻...查看全文

对自首的偷渡者回国的处理方式

涉嫌偷渡后回国自首的案件,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偷越国境罪的一般可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然而,若涉案人员自首,可酌情从轻处罚。然而,若涉案人员是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实施恐怖活动而偷越国(...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自首的惩罚方式是什么?

挪用单位资金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根据法律规定,若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或非法活动,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从事公务的国有单位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