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吸毒在中国不构成犯罪,属于违法行为,没有自首之说。吸食毒品可判行政拘留十至十五日,可并处罚款。主动投案并供述违法行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违法情节轻微、消除后果、被胁迫或诱骗、主动投案如实陈述、有立功表现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非法持有少量毒品、提供毒品、吸食注射毒品、胁迫医务人员开具药品的行为,可处拘留并罚款。
我国没有吸毒罪这一罪名,故行为人有吸毒行为的,不构成犯罪,属于违法行为,故也没有自首这一说。行为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判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轻的,判处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主动投案并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可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延伸阅读
吸毒自首后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吸毒自首后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吸毒自首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拘留、有期徒刑和罚款。此外,吸毒自首也会对个人的社会形象和就业前景造成不良影响。在法律程序中,吸毒自首者可能需要接受毒品检测、调查取证等程序。此外,吸毒自首者还可能被要求接受戒毒治疗或社区康复计划。吸毒自首虽然能表现出一定的自愿改过的态度,但并不能完全减轻法律责任。因此,吸毒自首者应该及时咨询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面临的法律后果,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结语:吸毒自首后的法律后果严重。根据法律规定,吸毒自首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留、有期徒刑和罚款。此外,吸毒自首还会影响个人社会形象和就业前景。在法律程序中,吸毒自首者需接受毒品检测、调查取证等程序。同时,可能需要接受戒毒治疗或社区康复计划。吸毒自首虽表现出改过的态度,但无法完全减轻法律责任。因此,吸毒自首者应咨询律师,了解权益和法律后果,以作出正确决策。
法律依据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三十二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脱逃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立即通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追回脱逃人员。被追回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脱逃期间不计入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吸毒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在我国,一般的吸毒行为不作为犯罪,但会当作违法行为给行政处罚,其具体的处罚措施是: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于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除依照...查看全文

吸毒自首怎么处理?

吸毒自首的处理如下:1、吸毒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判刑,但是需要接受治安处罚,一般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2、如果情节较轻的,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可以...查看全文

吸毒自首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吸毒自首的处理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自首不会对吸毒的处罚产生影响,因为自首必须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但是吸毒不属于犯罪行为,所以没有自首...查看全文

吸毒自首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吸毒自首的处理:吸毒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判刑,但是需要接受治安处罚,一般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轻的,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查看全文

吸毒自首会怎么处理

吸毒自首的处理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自首不会对吸毒的处罚产生影响,因为自首必须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但是吸毒不属于犯罪行为,所以没有自首一说。 ...查看全文

吸毒者自首的处理办法

吸毒者自首的处理办法包括:被处以十日至十五日的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则被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但吸毒不属于犯罪行为,因此没有自首一说。...查看全文

吸毒投案自首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   根据《治安处罚法》及相关规定,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查看全文

吸毒自首后应该怎么处理

在我国,一般的吸毒行为不作为犯罪,但会当作违法行为给行政处罚,其具体的处罚措施是: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于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除依照...查看全文

吸食冰毒的处罚方式是什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查看全文

未满16周岁吸毒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吸毒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吸毒的,在上述幅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查看全文

首次吸毒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如果是首次起诉离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不会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即不会判决离婚。因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应当努力收集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破裂,或是对方具有重婚、同居、家暴、吸毒的情况,这样才能增加成果诉讼离婚...查看全文

首次吸毒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如果是首次起诉离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不会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即不会判决离婚。因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应当努力收集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破裂,或是对方具有重婚、同居、家暴、吸毒的情况,这样才能增加成果诉讼离婚...查看全文

酒驾自首的处理方式

酒驾是否构成犯罪,顶包涉嫌包庇罪,但仅酒后驾车不构成犯罪。包庇行为无明确法律规定,可根据妨碍执行职务给予治安处罚。顶包人态度恶劣、影响公务或造成严重后果则加重处罚。自首可减轻处罚。窝藏、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或免除处...查看全文

赌博自首的处理方式

涉嫌赌博罪的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被视为自首,从而获得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赌博行为涉及治安处罚和刑事责任,构成赌博罪者将被判徒刑。自首情节被视为法定从轻或减轻量刑的因素,通常会被轻判。...查看全文

干部自首的处理方式

主动投案人根据涉嫌违纪程度的轻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处理:轻微情节可批评教育后离开;轻度情节需进一步核实,可安排“走读式”谈话后离开;严重情节存在安全风险不宜离开,需采取留置措施。...查看全文

回国偷渡者自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自首回国偷渡人员处理: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自动投案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为交代主要犯罪事实,部分供述可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需供述同案犯,翻供不认定为自首,但一审前如实供述可认定为自首。...查看全文

受贿罪自首后的新处理方式是什么?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对于自首者,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即使犯罪较轻者,也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被告人和服刑中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自首了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对于容留他人吸毒罪,应当区别以下三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予以从轻到重的处罚;对单纯容留行为的,应当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对以...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自首了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对于容留他人吸毒罪,应当区别以下三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予以从轻到重的处罚;对单纯容留行为的,应当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对以...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晨曲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8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