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解除合同的除斥期间是1年,其起算点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若在可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未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间,该期限不能中断、中止或者延长,权利人如果不及时行使,将丧失该项权利。根据《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二、《民法典》对于合同解除的规定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第五百六十四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于解除合同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处理的,不同的合同解除情况所认定的除斥期间是不一样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合法的界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法解除权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 )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章,可撤销或可变更民事行为的撤销或变更权,自行为成立之日超过1年而消灭。对此问题,《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章,对可撤销合同,具体撤...查看全文

合同法解除权除斥期间是多长?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 )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可撤销或可变更民事行为的撤销或变更权,自行为成立之日超过1年而消灭。对此问题,《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可撤销合同,具体撤...查看全文

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

解除权的除斥期限一般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一般是自解除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解除权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在...查看全文

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

解除权的除斥期间一般是由当事人之间协议确定;协商不成的,一般是自解除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民法典》规定,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经对方催...查看全文

合同法解除权除斥期间是多少时间?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 )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可撤销或可变更民事行为的撤销或变更权,自行为成立之日超过1年而消灭。对此问题,《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可撤销合同,具体撤...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一般为一年,但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九十日。若当事人在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包括: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九十日内未行使重大误...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有2种情况,如下:1、既可以法律规定,也可以当事人进行约定;2、如果欠缺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催告后的合理期间内应当行使,这里的合理期间可类推适用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的三个月的期间,因为在...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法律分析: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一年或者五年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等。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限为一年、五年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期限。除斥期限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权利存在的时间,权利人在此期限内不行使相应的权利,该民事权利将在法定期限结束时消失。...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如果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了期限的,该期限届满后解除权消灭;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也没有约定的,则解除权人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如果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了期限,期限届满后解除权消失;如果没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则解除权人需要在知道或应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或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行使,否则解除权消失。...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限:若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了期限,则该期限届满后解除权消失;若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则解除权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或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行使,否则解除权消失。...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法律分析: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如果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了期限的,该期限届满后解除权消灭;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也没有约定的,则解除权人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行...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除斥期间是九十日;而被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撤销权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可撤销行为已经发生五年了,而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的,权利也会消灭。...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除斥期间是九十日;而被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撤销权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可撤销行为已经发生五年了,而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的,权利也...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的除斥期为九十天;而被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撤销权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可撤销行为已发生五年,而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权利也会消失。...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权除斥期间有多长时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除:(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90日内未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到胁迫,自胁迫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指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是根据合同约定来确定的。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则解除权人有一年的时间去行使解除权,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计算。如果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也可以行使解除权,否则解除权将消失。...查看全文

合同法解除权除斥期间是多久?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 )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可撤销或可变更民事行为的撤销或变更权,自行为成立之日超过1年而消灭。对此问题,《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可撤销合同,具体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