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二、有实际成交价的,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三、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有异议的,由受让人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
四、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必须将成本价格换算成市场土地价格,再按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从以上的计算方式,土地出让金可能算是一座超大型“金库”,不仅适应了以往对土地的需求,同时也为省级以下的政府提供了一份可调控的巨大财富,进而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改朝换代,这对我国社会的现代化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点。
然而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存在着两面性,土地出让金虽然展现出了诱人的优势,但是却也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由于土地出让金的存在,就势必导致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巨额利益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及减免税收,来吸引民间的投资。而这恰恰是损害了土地的时效性和后代子孙的利益。
再者,土地出让金的利益非配方式对于未来的政府部门是不公平的,因为这土地出让金是透支未来若干年土地的利益总和,而如此反反复复就可能导致没有可供土地出让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