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处罚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处罚期限及行政处罚决定诉讼期限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期限延长至五年。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时,当事人应在收到决定书后十五日内缴纳罚款,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侵犯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可在知道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一、行政处罚的期限是多久
1、我国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处以行政处罚的期限为二年,行为人在作出违法行为二年内不被发现的,则不应当再给予其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行政处罚决定诉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1、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延伸阅读
我国行政处罚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限制与保障并重,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效力
我国行政处罚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旨在限制与保障并重,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效力。根据我国法律,行政处罚的期限是指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到期限届满之日止。期限的设定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行政机关滥用权力或拖延办案。同时,期限的设定也有利于行政处罚的及时执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不同类型的行政处罚的期限,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延长或中止情形。合理设定和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期限,有助于提高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效率,维护社会公正与稳定。
结语:我国行政处罚期限的法律规定旨在限制与保障并重,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效力。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处罚的期限是从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到期限届满之日止。期限的设定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滥用权力或拖延办案。同时,期限的设定也有利于及时执行行政处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相关法律明确了不同类型处罚的期限,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延长或中止情形。合理设定和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期限,有助于提高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效率,维护社会公正与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第十条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处罚决定书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时效由行政处罚机关自行制定,通常为一周至一月。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要求,否则行政处罚仍然有效,可采取强制措施并加大罚款额度。...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期限的相关规定

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为三个月,但起算时间并非立即,而是当事人未履行义务或未提起复议、诉讼时开始计算。追诉期时间有四种认定方式:犯罪日起算、犯罪连续状态终了日起算、犯罪继续状态终了日起算、再犯罪时从后罪行为完成日起算。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期限的相关规定

行政处罚案件应及时受理,治安案件6个月内未发现不再处罚,其他案件2年内未发现不再处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期限为30日,复杂案件可延长30日。调查期间可采取抽样取证,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或在7日内送...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的相关规定?

律师分析: 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的相关规定:1、交通事故处理期限为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2、查获逃逸驾驶人后十日内;3、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的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的相关规定:_x000D_ 1、交通事故处理期限为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_x000D_ 2、查获逃逸驾驶人后十日内;_x000D_ 3、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相关规定与期限

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其期限分别为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种类和期间明确规定。...查看全文

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行政强制法》定义了行政强制措施,即行政机关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查看全文

如何查阅行政处罚不服上诉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先申请行政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可在15日内起诉,或在收到处罚决定书6个月内起诉。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在作出后七日内送达,逾期不作决定可在复议期满后15日内起诉。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应在行政行为作出后六个月内提出。超过二十...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撤销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和行政行为不适当。合法行为要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三要素,缺损其中一个或多个要件即可撤销。不适当行为也可撤销,包括不合理、不公正、不符政策、不合时宜、不符善良风俗等情况。...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行政处罚的期限是什么

办案期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时间等不计入办案期限。在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同时,同样重视提高行政效率。...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的期限有什么法律规定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我国刑事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规定了刑事处罚,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人民法院负责定罪量刑。刑事处罚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查看全文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一、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是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二、限制人身自由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限制...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追缴是行政处罚吗

追缴是不是行政处罚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中都有追缴。如果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后进行追缴处罚的,则是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查看全文

我国取保候审期限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关于期限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期限共用,三机关合计不超过十二个月;另一种认为期限共享,每机关各自不超过十二个月。前者认为切合实际且符合法律规定,后者则强调各机关权利...查看全文

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相关法律法规

行政处罚、强制措施、行政许可、自然资源决定、征收补偿、保护权益、经营自主权、违法行为、支付待遇、合同履行、侵犯权益等方面的行政机关决定不服。...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期限的规定

行政处罚时效期限为2年。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5年。一、被认定为统计严重失信企业的情形有哪些...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委托相关规定

行政处罚案件中,被处罚人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处理,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与行政机关的处罚权是相辅相成的,建立公正、公开的处罚程序,并允许相对人委托代理人参与某些程序,有利于充分保护相对人利益。...查看全文

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哪些?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根据行政处罚法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证照、行政拘留等。对于轻微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可以当场作出罚款或警告的决定,其他处罚需要经...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案卷保管期限的法律规定

公安部门行政处罚案卷将长期保管,不销毁而封存在档案馆备查。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25年后向社会开放,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等特殊档案可延长开放时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