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脏病能判刑不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有心脏病能判刑不
能判刑,有心脏病的人犯罪同样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二、绝对不适用缓刑的情况
缓刑(全称为暂缓量刑)是一种法律刑罚和改过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认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在考验期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三、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1.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在NYHA三级以上,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重度心肌炎、心包炎等引起。)
2.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或有Ron
T表现、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房纤颤、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及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严重心绞痛反复发作,经规范治疗仍有严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
4.高血压病达到很高危程度的,合并靶器官受损。具体参见注释中靶器官受损相应条款。
5.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需要手术的心血管动脉瘤和粘液瘤等需要手术的心脏肿瘤;或者不需要、难以手术治疗,但病情严重危及生命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且监狱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的心血管疾病。
6.急性肺栓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有心脏病能不能争取到缓刑

心脏病不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法定理由,也不是酌定情节。当然,如果具备了判处缓刑的条件可以判处缓刑。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查看全文

心脏病患者能否被判缓刑?

心脏病人可根据缓刑条件判缓刑,但心脏病本身不是法定缓刑理由,也不是酌定情节。缓刑条件包括:拘役、三年以下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缓刑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查看全文

心脏病患者能否被判有罪?

心脏病患者判刑可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根据刑事案件的犯罪事实、情节等,对未成年人、未遂犯、从犯等可以从轻处罚,累犯不得适用假释,量刑根据法定刑幅度确定起点,还有其他判刑标准。...查看全文

心脏病人在量刑时能判缓刑吗

法律分析:心脏病不是判缓刑的条件,但符合下列条件的,心脏病人可以判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并且犯罪分子被判处的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律...查看全文

有心脏病能坐牢吗

有心脏病的罪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如果有严重疾病、怀孕或无法自理等情况,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以保证其就医或照顾婴儿的需要,前提是不会危害社会。...查看全文

有心脏病能坐牢吗?

法律分析:有心脏病也是需要坐牢的,但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其他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有:_x000D_ 1.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_x000D_ 2.生活不能自理...查看全文

有心脏病能坐牢吗?

法律分析: 有心脏病能坐牢的,但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其他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有: 1.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法律...查看全文

心脏病能报销吗

亲,您好 可以报销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治疗是可以通过医保报销的,但是在门诊进行常规的检查,比如说心脏彩超,心电图,以及相关的抽血检查是不能报销的,住院之后进行的内科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都是在报销范围之内...查看全文

有心脏病是否还能拘留

有心脏病的人能拘留,因为不再不拘留的条件之内。患病治疗期间延缓拘留,病愈以后再拘留。患有心脏病,没有发病就按要求拘留,只不过会给予一定的照顾。...查看全文

是否有心脏病与判刑结果的关系?

心脏病患者犯罪需承担刑责,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若有严重疾病、怀孕或无法自理等情况,可暂予监外执行。对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若符合怀孕等情况,也可暂予监外执行。但有社会危险性或自残倾向的罪犯不得保...查看全文

心脏病人在量刑时能判缓刑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符合条件的心脏病人可判缓刑,但心脏病本身不是判缓刑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缓刑期间可能有限...查看全文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如何判?

律师分析: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的判法:一般情况下,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若女方心脏病明显不利于子女抚养的,则应当判归男方抚养,若心脏病无重大影响的,则按照前述的一般原则判决。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如何判

法律分析: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的判法:一般情况下,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若女方心脏病明显不利于子女抚养的,则应当判归男方抚养,若心脏病无重大影响的,则按照前述的一般原则判决。...查看全文

心脏病可以不坐牢吗?

法律分析:不一定。心脏病是否要坐牢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可以申请保外就医。保外就医针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是监外执行的一种。法律依据:《罪犯保外就...查看全文

心脏病可以不坐牢吗

心脏病患者是否要坐牢取决于病情,符合条件则可申请保外就医。保外就医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允许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在监外接受治疗。保外就医需满足以下条件:1)患有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严重疾病;2)无期徒刑七年以上或有期徒刑三分之一以上且患...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有心脏病怎么办理?

律师解答: 刑事案件有心脏病可按照法律程序暂予监外执行。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分子患有重大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不属于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条件,可按照法律程序暂予监外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查看全文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怎样判决

法律分析:女方有心脏病,孩子的抚养权一般会判给归男方,因为女方有心脏病是不适宜抚养孩子的,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但是如果孩子还未满两周岁,双方都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形,判给女方更合适的,会判给女方。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怎样判决

视情况而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查看全文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怎样判决?

律师分析: 视情况而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查看全文

女方有心脏病判抚养权怎样判决

法律分析:视情况而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淼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主任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19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