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网上立案诉前调解法院真的会安排人帮忙调解吗
会。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会征求双方意见是否愿意调解。如果双方都愿意,法院就会主持调解。一方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会择日宣判。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1、调解的开始、调解的进行、调解的开始是由当事人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建议,经当事人同意后开始、调解是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2、调解的结束、调解因未达成协议或者双方达成协议而结束、
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
1、调解书:是由人民法院制作的,以调解协议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文书。
2、调解书的基本内容:调解书应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的结果,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情况: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4)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4、调解的效力:调解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效力。
二、诉前调解与立案调解的区分
(一)调解纠纷的性质不同。
立案调解是诉讼调解,诉前调解是人民调解。
(二)调解对象不同。
立案调解的对象是已经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诉前调解的对象是当事人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人民法院并未立案受理,而是转交“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调解的矛盾纠纷。
(三)主持调解的人员不同。
立案调解是由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组织进行的,诉前调解则是由“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人民调解员主持的。
(四)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
立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捺手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自觉履行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前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质,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内容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诉前调解并不算立案。但通过对诉前调解的认识我们看到了诉前调解具有很多优点,这也是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安排诉前调解的原因。如果诉讼双方在诉前调解中达到共识就完全没有必要在进行开庭审理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