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是多长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认定申请超过一年时效仍可主张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规定,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一年,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获得工伤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等法规规定: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法律赋予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是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对用人单位履行申请工伤职责的督促。规定劳动者一年工伤认定申请期限,有利于促使劳动者积极地主张权利,也方便劳动行政部门调查事故情况。但是规定申请期限自事故发生起算,不利于劳动者维护权利。相比而言,《广东省部分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工作座谈会综述》中的解释更加科学合理。该文件对工伤时效有如下表述:“但工伤事故的时效不应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算,应从其治疗终结之日或伤残等级评定之日起算。”
超过工伤认定一年时效怎么处理
是否超过了一年的期限就不能认定工伤,不能主张合法权益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工伤案件属于一种特殊的人身伤害案件。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在上位法有不同规定时应当适用上位法。在《民法典》中规定,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一年。如果用人单位一直在负责劳动者的治疗,劳动者知道权利被侵犯是在单位停止对劳动者的治疗时开始。因此,如果没有超过《民法典》规定的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法律应当保护其合法的权益。劳动者可以要求劳动仲裁部门出具不予受理的决定书,然后向法院提起工伤赔偿诉讼,由法院作出工伤认定,判定劳动者获得应有的赔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等法规规定,劳动者在工伤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而,如果超过了这一期限,劳动者仍然有权主张其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一年。如果用人单位一直在负责劳动者的治疗,劳动者知道权利被侵犯是在单位停止对劳动者的治疗时开始。因此,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提起工伤赔偿诉讼,以获得应有的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是多长?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为30日内,单位拒绝提出申请时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工伤认定时效起算时间以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准。错过时效不影响工伤赔偿权利,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多长时间?

工伤认定期限及申请流程:工伤认定一般为60日,15日内作出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流程包括申报、受理、调查和认定。单位应立即送伤者就医,并提供相关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60日内做出认定结论,并通知相关方。...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时间限制:受伤后多长时间内可做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根据提出主体不同而有所区别,职工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的时间限制是多长?

本文讲述了去做工伤鉴定需要等待60天左右的时间,而法律规定的最多时间是90天。但实际情况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开始受理后,可能一周左右就会出结果,因此不必太担心。...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工或者近亲属可在1年内(时效)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等法规规章: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期限最快为45日,还可能大半年。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法定时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的法定时限,一般有六十日,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申请中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则工伤认定的法定时限有十五日。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_x0...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工伤认定需要60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但是如果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长时间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长时间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章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长时间

工伤认定期限是一年。用人单位应当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人社局提出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向统筹地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工伤认定期限是一年。用人单位应当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人社局提出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向统筹地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 ...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时间限制是多久?

合理的上下班时间范围内受伤算工伤,无具体时间规定。两种情形算工伤:工作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或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公共交通事故伤害。...查看全文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职工可以在一年内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

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