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机构

律师回答
摘要:人民调解法的主旨是规定了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和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面系统的指导,包括组织、队伍、业务等方面,而人民法院则对调解民间纠纷的活动进行业务指导。
人民调解法
第五条
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
第二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结合人民调解法的规定,以及长期以来人民调解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承担人民调解工作指导职责的机构包括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其中,县级以上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人民调解工作,而承担指导职责的人民法院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市、自治县及市辖区人民法院。需要说明的是,县(区)司法局和基层人民法院也可通过其派出机构即乡镇(街道)司法所和人民法庭来履行相应的指导职责。司法行政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职责是全面系统的,包括了对人民调解工作组织、队伍、业务、工作等各个方面,而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则是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活动进行业务指导。
延伸阅读
人民调解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人民调解机构是指负责指导和组织人民调解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职责和作用十分重要。首先,人民调解机构负责制定调解政策和法规,为人民调解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其次,人民调解机构负责培训和选拔调解员,确保调解员具备专业的调解技能和道德素养。此外,人民调解机构还负责协调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它通过调解、调查、协商等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减轻司法负担,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人民调解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为人民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结语:人民调解机构是负责指导和组织人民调解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职责和作用十分重要。它制定调解政策和法规,为人民调解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培训和选拔调解员,确保其具备专业的调解技能和道德素养;协调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调解、调查、协商等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减轻司法负担,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人民调解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为人民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列举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机构有哪些?

人民调解法规定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机构和职责。根据法律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负责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范围的指导工作,而人民法院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需要说明的是,县(区)司法局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派出机...查看全文

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机构有哪些,申请人民调解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机构包括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部门和基层人民法院。申请人民调解需要具备明确的对方当事人、明确的目的以及基本的事实依据和理由等条件。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应当如实陈述纠纷事实、尊重对方当事人行...查看全文

负责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部门?

律师分析: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查看全文

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机构是什么

法律援助的主旨是指导、监督和宣传普及法律援助工作,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件包括经济困难和请求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民事案件和刑事诉讼中的特定情形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查看全文

法律援助工作由哪些机构指导

法律援助的主旨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包括民事案件和刑事诉讼中的各种情形。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地方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指导本地区的工作,并得到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司法行政部门还负责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教育...查看全文

派出所能否作为民事纠纷调解机构?

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解决。派出所只能调解部分纠纷,经济纠纷需到法院解决。公安机关可以调解轻微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达成协议后可不处罚。纠纷解决方式取决于当事人意愿,仲裁和诉讼具有法律强制力,协商和调解协议可...查看全文

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监督机构是什么?

法律援助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包括案件属于法律援助范围、有合理理由需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律师费用、住所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法律援助工作由国务院司法...查看全文

调解民事纠纷的机构

一、民事纠纷需要找什么部门 1、民事纠纷可以向乡镇、村,办事处、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还可以向法院起诉。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查看全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是指什么机构

法律解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法律依据】: 《残疾人就业条例》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查看全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是指什么机构

法律解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法律依据】: 《残疾人就业条例》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查看全文

民事调解书是由哪个机构出具的?

律师分析: 解释民事判决和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查看全文

密码管理部门依法对密码工作机构的什么工作进行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密码管理部门依法对密码工作机构的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密码工作机构应当配合。 密码工作机构是密码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密码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和其他有...查看全文

法院指定伤残鉴定机构的列表

法院鉴定伤残的指定机构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通过抽签等方式随机确定的。伤残鉴定机构包括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和其他司法鉴定机构。伤残鉴定范围涵盖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意外伤害和打架斗殴等伤残情况。这些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伤残鉴...查看全文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法律效力:调解纠纷的权威机构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可以制作书面调解协议或采取口头协议方式。口头协议自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调解委员会应监督协议履行情况,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查看全文

县级以上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指什么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残疾人事业是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综合性事业,需要一个跨部门的政府协调机构。目前,全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普遍设立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政府机构什么时...查看全文

民间调解机构怎么成立

法律分析:一、民间调解机构怎么成立1、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查看全文

人民调解协议书当场作出吗

调解书当庭出吗 调解书能当庭出。当事人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至于法院当庭出调解书期限的问题,经送达,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此外,法院当庭出调解书后的执行,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仲裁机构出调解书了吗

根据我国仲裁相关法律法规,仲裁是可以进行调解的,而且调解恰是仲裁程序的突出特点。仲裁机构对案件受理过程中,仲裁员会多次对双方进行调解,尽量使纠纷协商解决。调解工作要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在查清事实,是非明确的前提下,做出合理合法的调...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调解的指导方针

劳动争议调解的主旨是以自愿、平等、协商为原则,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尊重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调解程序包括事前双方协商和调解步骤,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具有当事人自愿达成的约束力,但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查看全文

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有什么待遇?

律师分析: 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一、固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