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违章建筑的拆除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农村违章建筑可以强拆,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包括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补偿决定、提供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房屋等。否则,强拆属于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
一、农村违章建筑可以强拆吗
可以。所谓农村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农用地或者农村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擅自动工兴建的各种建筑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二、强制拆迁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
1、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后果一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
二是人民法院不能强制执行。
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守法,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
2、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
实践中,可以强制拆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不搬迁的;
二是作了补偿决定,既不搬迁又不按照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3、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的不能强制拆迁。
4、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1)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2)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的
(4)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5)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6)超越职权
(7)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按照规定对于农村违章建筑是可以进行强拆的,但是实施强制拆迁的时候也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的,否则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属于违法行为,需要负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农村违章建筑可以强拆,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定建设的违法建筑,乡、镇人民政府可责令停止建设,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拆除。强制拆迁必须满足法定条件,如被征收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的存在等。否则,强拆属于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章建筑的拆除问题

违章建筑无论时间长短,都不能合法存在,必将被强制拆除。相关部门对违法建筑的报告、检举等情况有责任进行处理,并可以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来执行停止建设或限期拆除的决定。...查看全文

拆除农村违章建筑的程序

法律分析:第一,立案。立案就是执法部门对于发现或接到投诉、举报等事实或者材料后,认为有违法事实发生或存在并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时,决定把它作为行政案件进行查处的一种活动。第二,调查程序。在调查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调...查看全文

农村违建房屋的拆除问题

拆违建需符合法律规定,包括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违章建筑应停止建设或限期拆除,否则可采取强制措施。程序一般为调查、勘验、责令停止、行政处罚告知、行政处罚决定和执行。可通过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由政府部门强制拆除。...查看全文

针对违章建筑的拆除赔偿问题

拆除违章建筑不予补偿,但拆除未超期的临时建筑应给予适当补偿。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违章建筑的拆迁补偿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当事人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未完结前不能作出补偿决定。...查看全文

农村违章建筑拆除补偿多少?

律师分析: 1.草房:以前老老式的土坯房,这补偿标准是每平米补偿1900元。 2.砖瓦房:以前在农村是很常见的一种,如今已经不多了,这是按照每平米2400元进行补偿。 3.普通平房:在农村也是最多的,这是按照每平米2800元进行补...查看全文

农村违建房拆除的赔偿问题

农村违建房拆除无需赔偿,违建包括占用耕地建房、未申请宅基地直接建房、超占、多占面积建房、非农村户口修建的房屋以及征地抢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违建应被责令停止建设、改正或拆除,并可能处以罚款或没收违法收入。农村违建房...查看全文

强拆违章建筑的赔偿问题

强拆违章建筑不享有赔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违法建筑应予以强制拆除,违法者可能面临罚款或没收实物,强制拆迁程序需经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向法院申请,并经法院审查后实施强制拆迁。...查看全文

拆迁违章建筑的赔偿问题

本文讲述了违章建筑拆迁的补偿问题和违建拆除的法定程序。首先指出违章建筑拆迁不享受补偿,而违法建筑则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其次,详细介绍了违建拆除的法定程序,包括发现违建、立案审批、调查规划手续、制作限期拆除决定书并送达、限拆期限...查看全文

违章建筑强拆的赔偿问题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违章的建筑物进行拆迁时,是不能得到补偿的,拆迁人在拆除违章建筑时依法不给予补偿,并不意味着对拆除违章建筑使用的材料也不给予补偿。如果违章建筑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即使在拆迁时不就拆除违章建筑本身补偿违章建...查看全文

农村违章建筑能强拆吗?

法律分析: 农村违章建筑在经过一定程序之后可以强拆的。当事人未经批准擅自建成的违法建筑,相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自己立即停止施工,限期拆除。期满没有自行拆除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要求相关部门强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农村违章建筑能强拆吗

农村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如果是合法建筑是不能强拆的,但是违章建筑本身就违法了,是可以强拆的。违章建筑是不能获得补偿的。违章建筑是没有获得批准或超过批准期限所建筑的,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是不能进行补偿的。只有合法且在期限内是可以...查看全文

农村违章建筑能强拆吗?

可以强拆,但是必须是经过合法的程序之后进行强拆,而不是一开始就对违章建筑强拆。对于违章建筑是先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改正或者限期拆除,逾期不改正的或逾期不自行拆除的,可以强拆。一、什么情况下可以强拆下列情况下可...查看全文

农村违章建筑能强拆吗

法律分析:农村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如果是合法建筑是不能强拆的,但是违章建筑本身就违法了,是可以强拆的。违章建筑是不能获得补偿的。违章建筑是没有获得批准或超过批准期限所建筑的,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是不能进行补偿的。只有合...查看全文

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程序问题的分析

法律分析: 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程序问题的分析是违章建筑首先应由建筑所有人或施工人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县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直接拆除,并可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收入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查看全文

关于楼顶违章建筑的强制拆除问题

1、房顶违建如果没有自行拆除,可以由执法部门强制拆除。 2、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违章建...查看全文

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程序问题的分析

法律分析: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程序问题的分析是违章建筑首先应由建筑所有人或施工人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县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直接拆除,并可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收入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查看全文

农村是否可以强制拆除违章建筑?

1、如果违建的房子是农民家中的唯一住房,在这种情况下是会被会强拆的。 2、如果家中“一户多宅”,违背了“一户一宅”政策的情况下,并且是因为合法继承获得的,这种情况下国家并不会强行收回,已经修建的房子不拆除,而是通过试点超标宅基...查看全文

拆迁违章建筑时的补偿问题

该法律规定拆迁人在拆迁违章建筑时无权获得任何补偿,但可以使用违章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如果违章建筑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拆迁人必须考虑土地使用权对违章建筑人的财产利益进行适当补偿。如果土地使用权是通过出让方式得来的,拆迁人可以不补偿使...查看全文

拆迁中违章建筑的赔偿问题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对于违章建筑,在拆迁中不予赔偿。市、县级政府应在征收决定前对未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合法建筑和未超期的临时建筑给予补偿,对违法建筑和超期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查看全文

农村违章建筑可以强拆吗

法律分析:农村违章建筑可以强拆。违章建筑是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批准范围、内容施工的建筑物,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政府可以履行报批程序责成有关部门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