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保全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诉前财产保全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需要提供书面申请和相应担保,否则申请会被驳回。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会在48小时内作出裁决,如果申请被批准,立即开始执行。如果申请人在30天内不起诉,财产保全措施将被解除。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如申请书、担保证明、财产线索、所有权证明等。如果申请不符合规定或未提供担保,申请会被驳回。
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诉前保全的,当事人的财产是会被查封、扣押的
办理诉前财产保全常见的七个问题
1、什么情况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手段?
因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2、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诉前财产保全?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如何进行诉前财产保全?
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提供担保的,申请会被法院驳回。
4、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后不起诉会有什么后果?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决;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将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5、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准备哪些资料?
(1)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及诉前财产保全担保各一份;
(2)证明申请人、被申请人、担保人主休资格的证明资料;
(3)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民事关系的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合同书、欠据;
(4)证明概要查封的被申请人的具体财产线索及所有权证明;
(5)与申请查封的标的额相当的担保财产清单及所有权证明;
用房屋或国有土地担保的,必须提交产权证及房产登记信息卡(已抵押或被查封的房产和土地不能担保);
用现金担保,必须提交存期为半年以上的定期存折或存单(存折或存单由本院暂为保管);
上述材料必须提交原件核对复印件一份;
(6)担保人为第三人时,担保人本人需现场确认担保(单位除外),若第三人无法现场确认,需提交相应的公证证明;
(7)与诉讼请求相关的其他证据材料。
6、如果申请财产保全不符合规定,人民法院会如何处理?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按规定交纳保全费用而没有交纳的,人民法院不会对申请保全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未按照人民法院要求提供相应财产担保的,人民法院将依法驳回其申请。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有错误的,将要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受到的损失。
延伸阅读
结语:在诉前财产保全中,如果人民法院采取了保全措施,当事人的财产会被查封、扣押。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1、何时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手段?2、何时可以进行诉前财产保全?3、如何进行诉前财产保全?4、不起诉后的后果是什么?5、申请财产保全需要准备哪些资料?6、申请不符合规定时,法院会如何处理?请注意,申请财产保全时需按规定交纳保全费用,未提供相应财产担保的申请将被驳回,且错误申请可能导致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七十二条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六十九条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九章保全和先予执行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假释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在考验期内违反监管规定但未构成新罪,应撤销假释并继续执行刑罚。若在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有未判决的其他罪行,也应撤销假释。...查看全文

出资时间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了股东的出资方式和时间,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但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可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非货币财产的作价出资应进行评估核实,不能高估或低估作价,法律和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查看全文

公司分立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公司分立的法律后果:1、公司主体变化,解散、变更和新设。2、股东身份及持股额变化。3、债权债务变化。公司分立流程:1、董事会拟定分立方案。2、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并制定债务分担协议。3、董事会编制财务及财产文件。4、政府主管机关批准...查看全文

刑法溯及力的规定及其影响

刑法溯及力规定与现行刑法对入室盗窃罪量刑的主旨概括:刑法溯及力规定中,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行为,根据当时的法律认定是否犯罪,并根据最新刑法确定刑事责任。现行刑法对入室盗窃罪量刑规定,一般情况下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查看全文

探讨闯红灯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新规明确了闯红灯的定义和处罚措施,要求车辆通过整个路口才算闯红灯,交通部门会通过视频监控来判定。平时电子眼拍摄的3张照片作为闯红灯的证据,图片保留时间一般为一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路口黄灯闪烁时已越过停...查看全文

误工费的法律规定及其对支持法律的影响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或参照相同行业平均工资计算。...查看全文

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技术转让合同的概念、特征及效力。技术转让合同的标的是现有技术成果,为双务、有偿、诺成、要式合同。合同转移技术成果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合同对让与人和受让人均具有效力,但受让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让与人承担责任,除非另有约定。...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包括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违反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应按约定...查看全文

涉外婚姻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华侨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国内结婚定居国外的华侨由婚姻缔结地或国内居住地法院管辖;国外结婚定居国外的华侨由原住所地或国内居住地法院管辖;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的离婚案件,国内一方住所地法院有权管辖;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的离婚案...查看全文

信用卡管理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定罪标准包括: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不包括单位;2.主观方面需具有故意,并旨在非法牟利;3.侵害对象为国家信用卡管理制度;4.犯罪行为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查看全文

诉前保全的法律规定

诉前财产保全的财产必须是本诉讼案件中所涉及到的财产,同时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财产保全申请的四十八小时之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具体的决断方式。财产保全申请也是要缴纳一定费用的。一、诉前财...查看全文

合同保全的法律规定及其特点

合同保全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的权益,通过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防止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对债权人的权益实现造成损害。合同保全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其基本目的是保障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无论债务人是否违约,...查看全文

我国父母遗弃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的恶劣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具有扶养能力的人、故意行为、侵犯被害人的平等权利、恶劣行为等。与虐待罪相比,遗弃罪侵犯的客体和主体要件不同,故意内容和犯罪对象也不同。中国注重...查看全文

诉前保全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开始之前,为了保护诉讼标的或者其他当事人合法权益,采取法院措施的一种制度。在我国,诉前保全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财产、证据和其他需要保全的情形。例如,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也可以...查看全文

诉前保全法律规定

按照法律规定,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法院会依你的申请扣押肇事车辆的。需要提供的材料有:诉前保全申请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程序就是持诉前保全申请书到法院立案庭立案。...查看全文

合同的法律特征及其影响

格式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格式合同是向公众发出的要约,规定特定时期内的全部条款;2、格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面制定的;3、格式合同条款的定型导致对方无法协商;4、格式合同通常以书面形式存在;5、格式合同常见于提供商品和服务方具有经...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规定及其影响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财产应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责任;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或返还集体、第三方。...查看全文

探讨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做出明确规定:16周岁以上完全负刑事责任,14-16周岁相对负责,不犯重罪不追究责任,14周岁以下完全不负责任。对14-18周岁的犯罪者,从轻处罚。年龄计算按公历,未满16周岁可由家长或政府管教。未...查看全文

生活影响及法律规定

残疾与离婚无关,离婚是否成立取决于法定条件。双方协商可签订协议并办理离婚手续,无需法院介入。如一方不同意离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特殊规定: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能提出离婚,但女方可提出离婚或法院可受理男...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鉴定规定及其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民事诉讼鉴定规定:原告或第三人可在举证期限内申请重新鉴定,如有证据或正当理由表明鉴定结论可能错误,法院应准许。当事人对法院委托的鉴定结论有异议,证明鉴定人资格不合格、程序违法、依据不足等情形,法院应准许重新鉴定。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