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与准自首的定义及区别

律师回答
摘要:特别自首制度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存在着不同之处,包括设置体系、效力范围、适用对象和成立条件。特别自首仅适用于特定罪种,目前仅限于受贿罪的三种外围犯罪。而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则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各类罪行。此外,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也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有所不同。
(1)设置体系不同。一般自首与准自首仅规定于刑法典总则中,而特别自首制度则是由刑法典分则所自行设立和规定的。
(2)效力范围不同。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因规定于刑法总则而具有适用效力上的普遍性,从而适用于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所设置的一切罪种,而特别自首却只适用法定化的特定罪种,目前仅限于受贿罪的三种外围犯罪;在对于上述三种特定罪行的适用上,虽然存在个别情况下适用总则关于自首的规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直接排除了一般自首与准自首适用于此类犯罪的可能性。
(3)适用对象不同。一般自首适用于人身自由未受到剥夺、存在投案条件的所有犯罪人;准自首仅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特别自首则适用于犯有对公司和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的特定犯罪人。
(4)成立条件不同。一般自首的成立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条件;准自首的成立须以上述适用对象的犯罪人主动供述其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为条件;特别自首的成立须以上述适用对象的三类犯罪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其所犯的对公司和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为条件。
延伸阅读
自首与准自首:法律界的悬疑之争
自首与准自首是刑事法律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或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表现出悔罪态度,可以从轻或减轻刑罚。而准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发现前,积极采取行动弥补或减轻犯罪后果,也可从轻或减轻刑罚。两者的区别在于自首是在犯罪后主动投案,而准自首是在犯罪被发现前采取积极措施。然而,对于何时可以认定为自首或准自首,法律界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和争议,这也成为了法律界的悬疑之争。
结语:自首与准自首是刑事法律中备受争议的话题。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或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表现出悔罪态度,可从轻或减轻刑罚。准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发现前积极采取行动弥补或减轻犯罪后果,也可从轻或减轻刑罚。两者区别在于自首是犯罪后主动投案,准自首是犯罪被发现前采取积极措施。然而,何时可认定为自首或准自首在法律界存在不同解释和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自首分为自动投案和准自首两种情况。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而准自首是指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在供述已知罪行的基础上,如实供述尚未为司法机关所掌握的其他罪行。自首可以为罪...查看全文

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自首分为自动投案和准自首两种情况。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而准自首是指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在供述已知罪行的基础上,如实供述尚未为司法机关所掌握的其他罪行。自首可以为罪...查看全文

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1)设置体系不同。一般自首与准自首仅规定于刑法典总则中,而特别自首制度则是由刑法典分则所自行设立和规定的。(2)效力范围不同。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因规定于刑法总则而具有适用效力上的普遍性,从而适用于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查看全文

准自首与自首的区别

自首是犯罪分子在后期自动投案,而准自首是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到的其他罪行。自首可以让罪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些犯罪情节较轻的,甚至可以被免除处罚。前者适用于刑法中的所...查看全文

坦白与自首的定义及区别

自首和坦白的含义和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以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但是,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而坦白是被动归案;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也是两者之间的关键区别。自首更能说明...查看全文

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及解释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前者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后者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查看全文

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及划分

特别自首制度针对特定犯罪人,鼓励其自首,以打击严重的附属犯罪。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不同,特别自首只适用于特定罪种,其成立条件和处罚原则也有所区别。刑法总则中规定的自首制度适用于所有犯罪和犯罪人,而特别自首制度是根据国情设立的针对特定...查看全文

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

本文介绍了我国特别自首制度的适用条件和认定标准。特别自首是指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该制度只适用于法定化的特定罪种,对于成立特别自首的犯罪人,刑法规定可...查看全文

坦白与自首的定义与区别

自首与坦白在犯罪行为中的区别及其在法律处罚中的不同地位。自首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表现较好且人身危险性较小;坦白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往往是被迫认罪,人身危险性较大。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则是酌定...查看全文

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准自首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现行刑法典对自首制度类型进行突破原有体系的重新划分,将分则所确立的自首制度定性为具有独立意义、全新的自首制度类型,是基于三类自首行为具有各自独有的、互不相容之内涵。特别自首制度与总则所规定的自首制度在本质相同的基础上具有以下方...查看全文

自首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准自首的区别

特别自首和准自首是同一含义,但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不同。特别自首适用于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而一般自首适用于一般犯罪人;一般自首的适用条件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特别自首的适用条件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查看全文

坦白自首与自首区别

坦白与自首区别在于是否自动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坦白是被动归案;坦白和自首的关键区别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经被司法机关掌握。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是自首...查看全文

准自首与特别自首?

律师分析: 我国现行刑法典对自首制度类型进行突破原有体系的重新划分,将分则所确立的自首制度定性为具有独立意义、全新的自首制度类型,是基于三类自首行为具有各自独有的、互不相容之内涵。特别自首制度与总则所规定的自首制度在本质相同的基础...查看全文

准自首和特别自首的区别?

律师分析: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特别自首和准自首的区别

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查看全文

自首和特别自首的区别及解释

刑法第67条规定了自首的两种形式: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特别自首则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知晓的其他罪行。...查看全文

自首和特别自首的区别及演变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的成立条件有:1.犯罪嫌疑人应当是主动投案。2.投案后,应当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犯罪人应当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查看全文

自首的特别规定与普通自首的区别

特别自首制度的主旨是针对特定犯罪人,鼓励其自首以打击更严重的相关主犯罪。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不同,特别自首仅适用于特定罪行,目前仅限于受贿罪的三种外围犯罪。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也有所不同,需要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自己犯下的特定罪行。对于...查看全文

坦白与自首的含义区别

自首和坦白在量刑上有不同的作用,自首是法定量刑情节,减刑幅度约40%,而坦白是酌情量刑情节,减刑幅度根据供述的阶段、程度和悔罪程度等因素确定。...查看全文

自首的定义与标准

自动投案对象包括有关机关和个人,有关机关包括公安、检察、法院及其派出机构,以及其他国家机关。此外,还包括犯罪人所属的国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在农村,还包括乡、权政府及治保组织。城镇的无业居民、未成年人犯罪者,可向司法机关、所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