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期限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涉及哪些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遗产继承超过20年不得再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最长时效为20年。继承遗产范围确认需查明财产来源合法性、所有权、共有财产、不可转让权利等。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及保险金如已指定受益人不属于遗产范围。
一、遗产继承超过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诉讼
1、遗产继承超过20年不得再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最长时效是20年,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发生继承,若自己的继承权被他人侵害了一直不起诉,最长超过20年以后,法院就不处理了,丧失了胜诉权。
3、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继承遗产范围如何确认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是指死者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
1、要查明公民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其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公民生前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2、要查明公民对其生前实际占有的财产,是否确实享有所有权,如是向他人租借的财产,则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3、要严格区分公民个人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如属共有财产,则应先析产,后继承。
4、某些被继承人不可转让的人身性权利,如受扶养赡养的权利,领取养老金、退休金、病残人员补助金等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5、要明确公民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在其生前是否已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
另外,还要查清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及保险金是否已明确了受益人,如已指定受益人,则属于该受益人所有,而不属于遗产的范围。
延伸阅读
结语:继承遗产的时效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遗产继承超过20年后将无法再提起诉讼。在民事诉讼中,最长时效为20年,若继承权被侵害而未起诉,将丧失胜诉权。同时,在确认继承遗产范围时,需要考虑财产的合法性、所有权、共有财产的析产等因素。此外,某些人身性权利和已明确受益人的金钱福利不属于遗产范围。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对于继承遗产的相关人士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后不得再提起诉讼。继承人应在3年内行使权利,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诉讼时效可因法定事由而中止、中断或延长。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共有遗产,分割前不算过时...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涉及诉讼时效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规定,继承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即继承人一般要在三年内行使权利,否则对方将会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但是,...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计算方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期限为三年。继承人的继承权诉讼时效应从其得知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一旦继承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就有权向法院请求保护,并且必须在得知侵权之日起三年内行使继承权,否则将失去胜诉的机会...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如下: 1、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最高刑,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2、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最高刑,经过十年不再追诉;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最高刑,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 4、无期徒刑、死刑的最高刑,经...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为三年。继承人必须在三年内向法院申请保护其继承权,这段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如果继承人未在三年内行使权利,对方将拥有诉讼时效抗辩权。然而,如果继承权受损已超过二...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可特殊情况下延长。《民法典》第188条规定了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但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法院可酌情延长。...查看全文

房产继承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分为一般和特别两种,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适用于普通情况;特别诉讼时效针对特定民事法律关系,依法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为:以遗产继承纠纷的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认定为诉讼时效,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特殊规定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式

刑事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式:1、最高刑期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最高刑期限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最高刑定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15年后;4、最高刑...查看全文

继承遗嘱的诉讼时效有哪些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1、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2、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的计算和中断方法:民事诉讼时效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债权人可通过催告通知、起诉、仲裁或还款要求中断时效。刑事诉讼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起计算。...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规定

遗产继承权诉讼时效 (1)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2)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规定

律师分析: 在遗产继承中,如果存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而这种遗产继承诉讼也有着自己的诉讼时效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为5年。也就是说,从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查看全文

医疗诉讼时效的规定及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过了诉讼时效,患者可以和医疗机构协商赔偿问题,也可以向卫生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同时,在医疗事故取证时,患者方应及时收集证据,包括病历资料的封存和复印等,并保证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查看全文

法律对遗产继承规定了有哪些方式

遗产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遗赠。如果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应按内容处理。没有则按法定继承处理。...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律师费用及计算方法

律师收费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当地经济情况综合考虑,遗产继承律师收费标准与民事案件律师收费标准相似;河北地区的遗产继承律师收费标准根据遗产金额分段收费比例;遗产继承官司需要请律师,因为法律问题专业性要求高,律师能帮助维护权益;律师必须...查看全文

房产继承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限制

遗嘱继承在本质上是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为了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利用财产,不让财产承受人躺在权利上睡觉,国家对遗产承受人继承权利的保护期限作了一定的规制,表现在:第一,对受遗赠人...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面,自知道起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需要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那天起计算。但是从权利受到损害那天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会再进行保护。出现了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案件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继承权纠纷三年起诉期限,权利人不行使权利,会消灭时效,丧失请求利益的机会。诉讼时效是法律事实,能够改变民事法律关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