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侵占单位货款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律师回答
摘要: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客体要件是指本罪所侵犯的财产所有权,指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所有财产。客观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二是必须有侵占的行为;三是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
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客体要件是指本罪所侵犯的财产所有权,指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所有财产。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条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包括:(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二、必须有侵占的行为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侵占一旦开始,便处于继续状态,但这只是非法所有状态结果的继续,并非本罪的侵占行为的继续。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至于未遂,则应视侵占行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没有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如财会人员故意将某笔收款不入账,但未来得及结账就被发现,则应以本罪未遂论处。
三、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
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6年4月18日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第二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上述规定,职务侵占六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为数额较大;一百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主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作品展示(3张)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综上,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的,应依照本法第382,383条关于贪污罪的规定处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则按本罪论处。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延伸阅读
主观要件是职务侵占罪构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职务侵占罪需要满足以下三个主观要件:

1. 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而故意将其占为己有,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 侵占罪故意:行为人明知是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而将其占为己有,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3. 数额较大:侵占的财物数额较大,达到一定标准。

以上三个主观要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如果行为人仅满足其中任意一个要件,就不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同时,行为人必须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结语: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客体要件是指本罪所侵犯的财产所有权,指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所有财产。本罪所侵犯的财产,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客观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一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二条 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位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法律分析:单位不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可以构成该罪的犯罪对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_x0...查看全文

非本单位职工构成职务侵占吗?

律师分析: 非本单位职工可以与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非本单位职工构成职务侵占吗?

法律解析: 非本单位职工可以与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非本单位职工构成职务侵占吗

法律分析:非本单位职工可以与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查看全文

非本单位职工构成职务侵占吗

法律解析: 非本单位职工可以与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是侵占单位财务吗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是侵占单位的财物。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具体有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设备、以及知识产权等财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侵占1500元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法律解析: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如果职务侵占不到五千元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查看全文

侵占1500元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律师分析: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如果职务侵占不到五千元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查看全文

侵占1500元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法律解析: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如果职务侵占不到五千元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查看全文

非本单位职工构成职务侵占嘛?

律师解答: 非本单位职工可以与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共同犯罪。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侵占1500元构成职务侵占罪嘛?

律师解答: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如果职务侵占不到五千元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查看全文

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两种,数额巨大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案件需要调取相关证据材料,全款退回也会判刑。退赃、退赔的情况可酌情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不归还货款是否构成职务侵占?

看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员工已经离职了但是没有归还货款的话这种情况应当算作职务侵占,虽然员工已经离职,但是退货款的侵占应当是在职期间才能够完成的,所以是可以告职务侵占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查看全文

单位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主体

单位不可被定罪为职务侵占罪,但单位财物可被视为犯罪对象。工作人员可以被处以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数额不同。国有公司、企业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有此类行为,将根据法律规定处罚。...查看全文

单位能否构成侵占罪?

侵占罪和单位犯罪在主体构成上存在差异。侵占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单位犯罪则指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单位能否构成侵占罪

法律分析:侵占罪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查看全文

单位可否构成侵占罪

法律分析:单位是不可以构成侵占罪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不包括单位,仅限于自然人。如果单位存在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该单位的直接...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有单位犯罪吗

职务侵占罪是指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但单位财物可以成为犯罪对象。...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是单位犯罪吗

职务侵占罪是特殊主体犯罪,要求行为人具有特定身份和管理权,且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大则处罚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和没收财产。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侵占财物也会受到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员工利用外货款抵扣工资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员工将外部货款用于抵扣工资属于职务侵占罪,适用于国有公司、企业及其委派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的规定,将予以定罪处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