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遂在法律中的定义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既遂主要有四种形式: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和危险犯。行为犯是指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结果犯是指实施了犯罪法定的结果;举动犯是指一着手犯罪即构成既遂犯罪;危险犯是指实施的犯罪行为具有特别危险状态。
根据《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犯罪的既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1种就是行为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第2就是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第3就是举动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第4就是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延伸阅读
犯罪既遂的法律界限及其法律后果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即犯罪主体完成了所谓的“罪过”。在法律中,对犯罪既遂的定义主要涉及犯罪构成要件的实现,即犯罪主体的行为符合了构成某一罪名所必需的要素。法律界限指的是法律对于犯罪既遂的规定和限制,包括在不同罪名中对犯罪既遂的要求和标准。犯罪既遂的法律后果即是对于犯罪既遂行为所采取的法律制裁和处罚措施,根据不同的罪名和法律规定,可能包括刑事责任追究、刑罚的判决和执行等。犯罪既遂的法律界限和法律后果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结语: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犯罪既遂主要有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和危险犯等形式。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达到了预定的目的,犯罪主体完成了所谓的罪过。法律对犯罪既遂有明确的界限和后果规定,包括刑事责任追究、刑罚判决和执行等。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既遂和未遂在同一犯罪中的含义

同一犯罪中的既遂和未遂可以同时存在,根据《两高解释》,对于诈骗罪既有既遂和未遂的情况,根据不同量刑幅度进行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如果达到相同的量刑幅度,则以诈骗罪既遂进行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定义

根据我国刑法,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在于未遂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而既遂是完成了犯罪目的;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法律定义和处罚标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进行判刑,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既遂的定义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的,是犯罪既遂。行为人构成犯罪既遂的,应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什么?

律师分析: 1、结果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2、目的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3.构成要件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解析: 1、结果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2、目的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3.构成要件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什么?

犯罪既遂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并达成了犯罪目的,造成了犯罪后果的,除了《刑法》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规定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行为情态。类型包括即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举动犯。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未遂中止的涵义是什么?

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不同情形。犯罪既遂是指完全符合某种罪名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犯罪未遂指未达到构成要件但具有侵害人身或财产危险的行为,而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真诚努力行...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定义

法律分析: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界似乎已成定局,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溯及理论上的争议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怎么的呢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后存在犯罪中止吗

法律解析: 不存在。犯罪中止是指主观意志自动放弃犯罪或者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后存在犯罪中止吗

法律解析: 不存在。犯罪中止是指主观意志自动放弃犯罪或者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查看全文

2023年全球犯罪预备与未遂中止及既遂的定义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的概念及从轻处罚情形。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未遂是已着手但未成功,中止是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既遂是已具备全部犯罪构成要件。从轻处罚情形包括年龄、从犯、过失犯罪、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限度损害、中止犯未...查看全文

探究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定义差异及关键点

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及法律依据: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已完成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过程中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根据《刑法》第23条,未得逞的犯罪为未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第24条,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查看全文

在我国法律中,如何定义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权进行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包括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中窝藏罪的法律定义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及其犯罪所得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349条规定,包庇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严重情节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若事...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有哪些要素?

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要求行为人直接故意、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且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预备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可从轻或免除处罚;未遂犯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及形式简介: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既遂的形式包括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和危险犯。犯罪既遂应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后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和既遂与否并不必然相关。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