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律师回答
摘要:行贿罪的处罚标准:轻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严重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特别严重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
1、行贿罪的处罚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行贿罪的适用条件和法律责任
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以财物或其他利益,以及其他手段,向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的犯罪行为。适用条件包括:1.行为人故意给予财物或其他利益;2.行为人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其他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3.行贿的目的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罪的法律责任包括:1.行贿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行贿数额巨大或者行贿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罪的适用条件和法律责任是保护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规定。
结语:行贿罪的处罚标准严明,旨在保护公正、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情节不同,行贿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刑罚。对于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贿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甚至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行贿罪的适用条件和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有助于打击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行贿罪的立案标准
1、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4)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5)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秩序的;
(6)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
(2)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3)其他严重的情节。
4、犯行贿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1)行贿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2)行贿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3)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位行贿罪的相关法律知识及最新司法解释

单位行贿或违规给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者,单位判罚金,主管和直接责任人员判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个人因行贿获利的,按相关法律规定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个人行贿罪的相关解释

行贿罪的刑罚根据行贿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包括行贿数额、手段、次数、人数、后果等。情节恶劣者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自首行贿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制度是对受贿人揭发检举的奖励,为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打击受贿犯...查看全文

扒窃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扒窃罪是盗窃罪的一种,盗窃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行为构成扒窃罪。根据法律规定,扒窃罪有三个量刑标准,分别为盗窃数额较大、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对应的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查看全文

洗钱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本文讲述了洗钱罪的刑罚和构成要件。洗钱罪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非法所得转化为合法所得,逃避金融监管的行为。刑罚包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没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同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则判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罚款。构成...查看全文

放火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是只要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都应立案。放火罪的量刑标准是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三至十年,造成严重后果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与放火罪相比,失火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构成犯罪的要求是实际...查看全文

赌博罪相关法律解释

赌博罪认定标准: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主体为成年自然人,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刑法》第303条,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查看全文

欺诈发行股票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欺诈发行股票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欺诈发行债券罪也是同样的刑罚。犯罪行为包括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查看全文

贿赂罪的相关法律条款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要内容及处罚规定,包括利用职务便利索贿、非法收受财物并谋取他人利益等行为构成受贿罪,违反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也属于受贿行为。根据受贿数额与情节的不同,受贿罪的处罚也有所规定,索贿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查看全文

单位行贿罪的相关法律条款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违规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的,单位判罚金,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有期徒刑或拘役。行贿所得归个人所有,根据行贿数额和情节轻重,判处不同刑期。行贿人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高利转贷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高利转贷罪侵犯信贷管理制度,以转贷牟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和单位,根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法部分条款数额执行标准和情节认定标准的意见》,个人数额较大为5万元以上,单位数额较大为20万元以上。...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即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主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将导致重大损失...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诈骗犯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划分,犯罪数额小的可处罚金、管制或拘役,数额大或情节严重的可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具体数额,刑期也有相应增减。若有特别严重情节,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特别严重情节包括首要分子、惯犯...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及相应刑罚如下:犯罪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致人重伤,刑期可达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刑期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非法活动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数额较大不退还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恐怖信息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社会秩序的客体、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的客观行为、年满16周岁的犯罪主体以及故意的主观方面。立案标准为编造或故意传播恐怖信息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传播虚假信息不构成罪行,但编造和传播行为不一定同时...查看全文

污染环境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应受刑事处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秩序混乱等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破坏社会秩序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实施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可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妨碍公务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妨碍公务罪是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侵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本罪的特征包括:侵犯客体为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客观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主...查看全文

强迫交易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强迫交易罪的量刑标准:暴力、威胁手段实施行为,情节严重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行为包括强买强卖、强迫提供或接受服务、强迫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强迫转让或收购公司股份债...查看全文

刑讯逼供罪的相关法律解释

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使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刑讯逼供或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致人伤残或死亡,将依照相关法律条款从重处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