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规定男方提出离婚对女方有利吗?父母离婚财产孩子有份吗?
一、法律规定男方提出离婚对女方有利吗?
男方提出离婚不会对女方有利,是否不利,关键取决于起诉离婚的具体条件跟男方是否有掌握相关证据。
如果男方有各种证据证明双方感情彻底破裂,依据法律应该判决离婚的,法院会依法判决离婚。双方的共同财产,平均分割。
如果男方不具备起诉离婚的条件,则法院不会判决离婚。
二、诉讼离婚的规定是什么?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男方起诉离婚后女方是失去了主动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就是对女方不利的,女方也可以请律师来给自己好好的去打官司。
如果男方有各种证据证明双方感情彻底破裂,依据法律应该判决离婚的,法院会依法判决离婚。双方的共同财产,平均分割。
如果男方不具备起诉离婚的条件,则法院不会判决离婚。
1、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并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双方自领取离婚证之日起解除夫妻关系。
2、起诉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不成协议,一方可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判决离婚,出具判决书或调解书,双方自判决书生效之日或调解书送达之日起解除夫妻关系。
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各自独立地解除夫妻关系,协议离婚后,不需要再去法院领取判决书或调解书;同样,在法院领取判决书或调解书后,也不需要再去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离婚证,换句话说,离婚证或判决书或调解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男女双方如果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夫妻关系的话完全是可以的,而且在离婚诉讼这个过程当中,不论是谁先提出来离婚,对于财产的分割以及抚养权的争夺都不存在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不管是男方提出离婚,还是女方提出离婚,都不存在着对谁不利的情况。
三、父母离婚财产孩子有份吗?
这个不能简单的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要区别情况:
1、如果孩子有个人财产的(包括成年子女、未成年人子女),父母离婚时,应当先将孩子的个人财产分割出来,然后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实则是家庭财产分割。父母无权分割孩子的财产。
2、如果家庭财产中没有孩子个人的财产,家庭财产也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夫妻双方分割,孩子无权参与。
3、父母协商留给孩子的财产,属于财产赠与,不属于分割。
四、离婚后父母对孩子有探视权吗?
夫妻离婚,一方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另一方相应的就取得了探视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由此可知,探视权是一方的法定权利,与另一方的抚养权同时成立。探视人、扶养人、孩子三者就探视问题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孩子不同意探视,那么探视人就不能行使探视权。扶养人不同意探望人探望孩子,探视人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就会把扶养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扶养人配合探视人探望未成年人。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严格意义上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间财产,与子女无关,但是在离婚时可以考虑双方意愿而协议将部分财产让与子女是可以的。
一般来讲夫妻离婚分割财产的,此时孩子是不能进行分割的,但如果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共同财产分割给孩子的话,也是允许的。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其所有权属于夫妻二人,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有权要求平等分割,所以孩子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的有权分割人。但对于孩子而言,会涉及的是抚养费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依然是存在的。
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间财产,与子女无关,按照规定未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取得孩子的探视权,可以在离婚之后看孩子。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孩子不允许探视,那么其探视权会被取消,如果孩子的法定抚养人不允许探视,探视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