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

律师回答
摘要:监狱服刑人员被打如何维权?被狱警打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处分;被犯人打可向狱警举报。法律依据包括《监狱法》第三、七、十四条和《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第六条。
一、监狱服刑人员被打如何维权
在监狱里被打,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狱警打;二是被监狱里的犯人打。
1、被狱警打
根据法律规定,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执行刑罚,要保障罪犯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如果有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予以行政处分。
2、被监狱里的犯人打
由当事人或当事人家属向狱警或更高一级的监狱警官举报监狱服刑人员的违规行为。
二、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三条
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第七条
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第十四条
监狱的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索要、收受、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
(二)私放罪犯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
(三)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
(四)侮辱罪犯的人格;
(五)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
(六)为谋取私利,利用罪犯提供劳务;
(七)违反规定,私自为罪犯传递信件或者物品;
(八)非法将监管罪犯的职权交予他人行使;
(九)其他违法行为。
监狱的人民警察有前款所列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予以行政处分。
《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
第六条服刑期间严格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超越警戒线和规定区域、脱离监管擅自行动;
(二)不私藏现金、刃具等违禁品;
(三)不私自与外界人员接触,索取、借用、交换、传递钱物;
(四)不在会见时私传信件、现金等物品;
(五)不擅自使用绝缘、攀援、挖掘物品;
(六)不偷窃、赌博;
(七)不打架斗殴、自伤自残;
(八)不拉帮结伙、欺压他人;
(九)不传播犯罪手段、怂恿他人犯罪;
(十)不习练、传播有害气功、邪教。
延伸阅读
结语:维护监狱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是法律的底线,无论是被狱警打还是被犯人打,都应得到保护和维权。根据监狱法和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不得侵犯罪犯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如有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处分。同时,监狱服刑人员也有义务遵守纪律规定,确保监狱秩序和安全。在维护监狱中的公平正义和改造目标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法律原则,确保罪犯的人身尊严和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防沙治沙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防沙治沙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2009修正):第三章 人民防空工程 第二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人民防空工程;确需拆除的,必须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并由拆除单位负责补建或者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2009修正):第二章 防护重点 第十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资维权: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工资未支付可投诉至劳动局或法院。劳动者可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未签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劳动关系外的个人工作可直接起诉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低于最低标准、不支付加班费或解除...查看全文

维权无助:寻求法律帮助

劳动者维权方式:拖欠工资且无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收集证据,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起诉等方式维权。同时,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需支付每月双倍工资。...查看全文

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合同履行问题需协商解决,无法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和补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第577条,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根据第180条,不可抗力免除民事责任,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查看全文

工人维权之路:寻求法律救助,维护自身权益

当建筑工地的劳动者完成工作后,如果老板拒绝支付工资,有几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首先,劳动者可以尝试与老板进行协商,希望能够达成一致。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他们会核实情况并责令老板限制支付工资。另外,劳动者还可以...查看全文

寻求法律帮助:公安局不立案,如何维权?

公安局不立案可以起诉,要求出具不立案通知书,检察院可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公安机关不立案问题包括材料不充分、受主观影响、立案标准混淆、调查程序偏差等。...查看全文

劳动权益遭受侵害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可通过两种途径维权:一是向劳动行政部门或劳动监察机构申请处理,涉及职业安全卫生等问题可向相关部门提出要求;二是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维权之路: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

公安机关不立案后,控告人有三种方法来申诉:申请复议、请求检察院立案监督、提起自诉。根据《刑法》规定,公安机关应迅速审查报案材料,认为有犯罪事实时应立案,否则应通知控告人不立案,并给出理由。控告人不服时可进行申请复议。...查看全文

帖子侵权,维权难题:寻求法律帮助

网络侵权行为中,受侵害的当事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如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以保护自身权益。若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将对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相应责任。...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和寻求帮助?

当遭受催收骚扰并涉及家人时,当事人可通过举报、投诉或报警来处理。若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并采取过激行为,如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可立即报警制止,并需保留证据。...查看全文

寻求法律帮助:为公司加班费维权

加班不给加班费,应及时投诉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收集加班证据。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注意仲裁时效。个别单位给加班员工“红包”不能代替加班工资,若单位拒付加班工资,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法律依据为《...查看全文

如何向公司寻求法律帮助?

本文讲述了一项个人诉讼公司的流程,包括对诉讼风险进行评估、债务人财产调查、准备诉讼材料到法院立案、诉前财产查封、案件审理、申请执行等步骤。同时,提到民间个人借款的投诉,包括当事人双方可以对管辖法院进行约定,未约定管辖法院由被告住所...查看全文

刑拘后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委托律师介入刑事案件对被告人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随时有权委托辩护人。...查看全文

失业后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起诉公司的流程包括起诉状准备、立案、法律材料寄送、开庭传票、开庭参与和法院判决。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应出具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并支付经济补偿。解除的劳动合同文本需保存至少两年备查。...查看全文

法律权益如何维护?

拖欠抚养费的起诉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未超过诉讼时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抚养费。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但需注意时效中断、中止等情况,可能延长诉讼时效。...查看全文

遭遇作品侵权,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作品被侵权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根据《著作权法》,当事人可根据书面仲裁协议或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无协议或条款,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受害者如何自我保护和寻求帮助?

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应该及时向相关机构报告,如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公安机关等,以便开展反家庭暴力工作。同时,也可以向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妇联等投诉、反映或求助,或者报警处理。受害方应从多个角度收集证据,包括制止、劝阻、调解等记录,证人...查看全文

寻求法律途径维护驰名商标权益

驰名商标的保护主要在于认定其驰名情况。相关公众知晓程度、使用时间、宣传工作、保护记录及其他因素都会被考虑。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都可以对驰名情况进行认定。禁止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禁止注册和...查看全文

工地受伤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工伤认定申请的主旨是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在一个月内申报,否则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查看全文

轻微伤势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以及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看全文

如何在法律问题中寻求帮助?

通过提交申请表和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查,政府提供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措施,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人士可以申请无偿的法律援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