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含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一、刑事诉讼的被害人
      被害人是否包括法人及单位(以下统家称单位),刑诉法未作明文规定,理论界有不同认识。司法实践中则仅让被害单位享有有限的诉讼权利,实际将其排斥于被害人范围之外。

二、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包括单位吗
      被害单位应当成为被害人。
      从社会现实看,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是一种客观事实。指向单位的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极大:合同诈骗、票据诈骗往往使企业遭受重创;贪污、挪用公款犯罪往往使企业成为穷庙;侵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的犯罪则往往使受害单位蒙受重大损失。企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维护单位的各项合法权益,包括维护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权利,这就需要赋予被害单位以被害人的地位。
      从当前的执法情况看,由于受执法队伍素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司法部门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重罪轻罚以及办案人员徇私枉法、被害人告状无门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让被害单位充分享受被害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包括自诉权、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权、申请抗诉权等),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
      从法学理论看,刑诉法并未明文规定单位不能成为被害人。因此,只要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直接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就应当确认其被害人的地位。单位作为社会组织在法律上已人格化,法人的决策机关或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单位运用诉讼权利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如不确认被害单位为被害人,则很难作出令人信服的其他确认。
      从其他法律规定看,民法和经济法都承认单位可以作为民事、经济案件的当事人。从刑事法律看,作为实体法的刑法已经解决了单位可以作为某些犯罪的当事人(被告人)问题。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将单位列为当事人(被害人)是顺理成章的。从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看,单位实际上已经享有被害人的某些权利,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单位享有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权,该项权利依刑诉法规定只能赋予被害人。
      从司法公正和司法公开的要求看,将被害单位排除于被害人范围之外,对司法机关而言有损于司法公开原则的贯彻;对被害单位而言则实际上丧失了案件当事人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将被害单位排除于被害人范围之外,也造成了诉讼结构失衡,不利于充分发挥其控诉犯罪、证实犯罪的作用,也不利于司法机关兼听各方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三、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
      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一)当事人
      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处理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具体包括:
      (1)被害人。是特指在公诉案件中,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称之为自诉人。
      (2)自诉人。是指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而被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
      (4)被告人。是指被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包括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自被提起公诉之日起称为被告人。
      (5)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做出物质赔偿的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指对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物质赔偿责任的人。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以及诉讼代理人。
      从社会现实看,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是一种客观事实。指向单位的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极大:合同诈骗、票据诈骗往往使企业遭受重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含义是什么?

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刑事诉讼的人员。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被害人 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他所以参加到诉讼中来,是因为正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直...查看全文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作为刑事诉讼的两项制度,在表面上有些共同特征,最明显地表 现在刑事辩护人与代理人都与案件处理后果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他们都不是基于本人利 益参加诉讼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 诉讼地位不同虽然...查看全文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作为刑事诉讼的两项制度,在表面上有些共同特征,最明显地表 现在刑事辩护人与代理人都与案件处理后果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他们都不是基于本人利 益参加诉讼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 诉讼地位不同虽然...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在刑事诉讼中的含义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的刑事案件,司法机关直接受理并处理。这类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侵犯自身人身或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公...查看全文

审讯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含义

刑事诉讼法审讯程序要求保证讯问质量,由侦查人员负责,可传唤到指定地点或住处,需出示证明文件。侦查人员应首先确认犯罪行为,聋哑嫌疑人需有通晓手势的人参加并记录。讯问笔录应如实记载提问、回答及其他情况。录音录像需全程进行,保持完整。严...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的含义是什么?

审判权,是指审理权和裁决权的合称,它是法院所专有的一种排他性的基本权力,除法院之外其他任何机关不享有这种权力。 包含两项内容: 1、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审判独立; 2、是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即检察独立。 我国...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近亲属的含义和范围是什么

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 刑事案件近亲属包括哪些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的含义是什么

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发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查看全文

被害人告知书的含义是什么?

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 法》的规定,你作为本案的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告知书的意义是什么? 审查起诉告知书即通知犯罪嫌疑人案件已经移送到检察院,检...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 审判权,是指审理权和裁决权的合称,它是法院所专有的一种排他性的基本权力。理解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审判独立;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即检察独立。此处“独立”指独立于行政,而并不独立于立法,人民法院、检察...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审判权,是指审理权和裁决权的合称,它是法院所专有的一种排他性的基本权力。理解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审判独立;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即检察独立。此处“独立”指独立于行政,而并不独立于立法,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含义: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审判独立;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即检察独立。此处“独立”指独立于行政,而并不独立于立法,人民法院、检察院必须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和党的领导。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含义是什么?

律师分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原则包含两项内容:1、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审判独立;2、是...查看全文

诉讼参与人的含义是什么?

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刑事诉讼当事人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而法定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保护责任人。诉讼代理人是被委托参加诉讼的人,辩护人是帮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使辩护...查看全文

简述刑事诉讼的含义

一、简述刑事诉讼的含义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且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刑事自诉含义是什么

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是“公诉案件”的对称。在我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以起诉作为审判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就没有法院的审理。法院审理...查看全文

刑诉法中申诉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申诉的含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但申诉期间不会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询问被害人是什么

法律解析: 询问被害人,是指司法人员为了査清案情,依法向被害人所作的査询和诘问。 被害人的陈述应制成笔录,最后要经被害人阅看或向其宣读。如有遗误可以请求更正或补充。核'实后,被害人、询问人和记录人应签名或盖章。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询问被害人是什么?

律师分析: 询问被害人,是指司法人员为了査清案情,依法向被害人所作的査询和诘问。 被害人的陈述应制成笔录,最后要经被害人阅看或向其宣读。如有遗误可以请求更正或补充。核'实后,被害人、询问人和记录人应签名或盖章。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有哪些?

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包括: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有要求检察院立案的权利、对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有申诉的权利、对已生效判决有申诉的权利、在诉讼中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被害人的法律保护,规定了被害人申诉和起诉的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