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答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对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不得单纯依据持卡人未按规定还款的事实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有证据证明持卡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情形。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如何认定信用卡恶意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对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不得单纯依据持卡人未按规定还款的事实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有证据证明持卡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情形。怎样认定信用卡恶意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第一、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经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由此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第二,信用卡诈骗犯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司法解释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第三,“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八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恶意透支的认定条件

恶意透支要满足的条件: 一、仅限于合法持卡人。 二、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是故意,包括对规定限额、规定期限的明知和非法占有目的。 三、犯罪性的恶意透支的客观方面有两种表现。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的条件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恶意透支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明知规定限额和规定期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的行为。主观条件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明知规定限额和规定期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要件方面,犯...查看全文

2024年恶意透支的认定条件

持卡人超限透支且逾期3个月以上不归还,被认定为“恶意透支”,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支行为。...查看全文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认定条件

信用卡钱还不上,可以向银行申请最低还款或者延期还款。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透支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则涉嫌恶意透支。...查看全文

认定恶意透支的标准是什么?

1、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恶意透支的主旨是指超额透支并拒不归还的行为。从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行为对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物所有权造成侵害。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包括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恶意透支并诈骗公私财物。恶意...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分析: 一、恶意透支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将被视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有下列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仅限于合法持卡人。骗领信用卡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案件是什么意思?

律师分析: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恶意透支”。分为以下几种: 1、频繁透支。持卡人以极高的频率,在相距很近的...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恶意透支

法律分析:恶意透支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通俗地讲,涉嫌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恶意透支...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恶意透支

法律分析: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第一、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恶意透支

法律分析:有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会被认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立条件:1、发卡银行经两次催收,持卡人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所欠款项;2、主观上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3、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一、欠...查看全文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立条件:_x000D_ 1、发卡银行经两次催收,持卡人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所欠款项;_x000D_ 2、主观上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_x000D_ 3、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认定

信用卡恶意透支怎样界定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第一、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经发...查看全文

恶意的透支信用卡的条件

“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1、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恶意透支是我国刑法关于成立信用卡诈骗罪规定的一项情形,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金额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查看全文

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具体数额的认定

恶意透支必须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超过规定期限,且透支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在认定具体案件中的透支金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超限额的犯罪性恶意透支中,行为人是否超过规定限额,应以总透支额是否超过规定限额为标准,即使每...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认定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其中,首先对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