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恶意刷单?

律师回答
摘要:商家应积极应对产品和广告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制定应对策略,避免损失和名誉损害。合理解决消费者合理索赔要求,退货退款等。同时,培养技术人员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审查产品合规性,预防问题发生。选择合适的合作机构处理产品和广告问题,减少赔偿款和法律风险。
1.复查一下是否属于自己产品或者广告的存在法律法规上的问题
经过问题复查之后,发现结果如果不是自己产品和广告的问题,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即可;对于无理纠缠的个别用户可以上报平台协调,或者不予理会,直接回绝赔偿要求。
如果复查结果是自家产品或广告的问题,那么就要制定应对策略,想法设法减少店里或公司的损失,但这不代表完全拒绝消费者的合理索赔要求。比如进行退货退款、赠送优惠券等消费者合理的要求,店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退货退款。
另外如果是存在问题的,问题有多严重,是可以和消费者私下协商赔偿的程度,还是必须及时预防被监管局行政处罚的程度,负责人需要及时确认好问题情况,弄清楚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就可以从容的制定应对策略,为减少损失做好准备。
2.积极应对本公司或本店的产品和广告存在的问题
很多商家遇到了消费者的投诉或者职业打假人的举报甚至是起诉,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出各种手段,就是非常极端性的攻击报复投诉举报人,这其实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曾经有商家对于投诉人电话一直狂轰滥炸,但这其实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只有企业、商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事情的轻重型,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的给自己减少麻烦、减少赔偿、减少名誉损失。而那些无论是谩骂对方的,或者是恶意拖延的,甚至是恶意报复投诉举报人的,最终的结果都是赔偿不仅没有减少,还额外的被工商局、食药监局、市场监督局行政处罚,严重的甚至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3.培养法律法规技术能手,或者和专业机构合作
如果是产品非常多的厂家或者商家,想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可以直接通过招聘或者就培养内部人员,有了自己的技术员工以后就可以更方便的处理自己的产品问题了,而且对于提前预防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商家在进货的时候,就可以预先审查一下产品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对于有违规问题的产品不予上架然后直接退货即可。
如果是中小商家或者是中小企业的,建议直接选择一个长期的合作机构来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广告,很大专业机构的收费并不多,跟很多商家每年的赔偿款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少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公司每年的服务费其实都很低的,相对于每年几万赔偿款,基本上是不值得一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律师事务所只能帮企业打官司,对于产品本身的法律他们并不精通,还需要企业和本行业的咨询机构合作。!
延伸阅读
结语:在面对产品和广告存在法律问题时,我们需要进行仔细复查,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非自身问题,我们应向消费者做出解释,对于无理纠缠者可上报平台或回绝赔偿要求。对于自家产品或广告问题,我们应制定应对策略,减少损失,但不排斥合理索赔要求。同时,问题的严重程度需要及时确认,以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积极应对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策略,避免极端行为。培养法律法规技术能手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可以更好地处理产品问题和预防违规情况。选择长期合作机构处理法律问题,费用相对较低,而且与每年的赔偿款相比微不足道。对于产品法律问题,需要与行业咨询机构合作,以获得更专业的帮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条 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六条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对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不得单纯依据持卡人未按规定还款的事实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有证据证明持卡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情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是否可以报警应对恶意刷单的情况?

当事人在网上刷单被骗的,警察会进行处理。公安机关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会立即进行调查,并给予违法行为人相应的治安处罚;如果构成诈骗罪的,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短信?

接到多条辱骂短信,可向派出所报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评论?

如何应对恶意差评及投诉步骤。回应对方差评,整理相关资料解释。若无效,可投诉买家并上传聊天记录作为举证。有利于自己的对话可选择举证,如对方侮辱、承认过失、承认恶意评价等。...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诉讼?

在答辩期内要提起反诉,并提供证据。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恶意诉讼行为的,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相关人员予以训诫、责令具...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举报

恶意投诉是指投诉人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颠倒是非,捏造事实,向有关部门反映不实的内容和不存在的问题。 被人而恶意举报可以报警处理追究其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打假?

如何应对产品和广告的法律问题,包括解释清楚非自家产品或广告的问题,协调或拒绝无理纠缠的用户,制定应对策略以减少损失,按法律规定执行退货退款,私下协商赔偿或避免行政处罚,以及培养内部技术人员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理法律问题。企业应根据具...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报警?

恶意报警应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及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可根据《刑法》规定,处以有期徒刑。我们应杜绝恶意报警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不要损人...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举报?

恶意举报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协商不成可报警处理,轻者行政处罚,重者刑事拘留。恶意举报造成资源浪费,伤害名誉与精神。恶意投诉是为不可告人目的,颠倒是非,捏造事实。个别消费者无理取闹,粗鲁投诉也属恶意。区分...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信访?

恶意信访行为指信访人以过激手段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国家安全,信访机关可与公安机关合作处理,被恶意信访举报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收集证据,维护自身权益,对方若属诬告陷害,将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欠款?

欠款纠纷解决方式多样,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申请支付令是有效收回欠款的途径之一。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申请支付令,前提是没有其他债务纠纷且支付令可送达债务人。债务人未在15天内清偿或提出异议,...查看全文

面对恶意快递,如何应对?

恐吓威胁行为违法,涉及敲诈勒索罪和扰乱社会秩序罪。恐吓信、侮辱、诬告陷害、威胁证人等行为也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裁。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面对恶意短信,如何应对?

收到辱骂短信需向派出所报警,违法者或遭拘留或罚款。举报方式:向移动、联通、电信客服发短信举报,或向电信公司举报并关闭对方号码。网上辱骂需保留证据并公证,然后投诉举报给相关平台,可拨打12377举报。...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挡门者?

恶意堵门是妨碍通行权的民事侵权行为,违法。可协调沟通,协商不成报警。不可暴力相向,保证安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秩序处罚款或拘留,聚众实施处拘留并罚款。...查看全文

面对恶意赖债务,如何应对?

恶意赖债务的处理方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起诉恶意拖欠债务的债务人,并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具备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匿名举报

公安机关对恶意举报者可处罚款或拘留,严重情节还可追究刑事责任;被举报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损害赔偿。《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为相关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他人恶意陷害?

被别人栽赃陷害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三年以...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投诉诽谤

被人恶意投诉诽谤时,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恶意投诉诽谤他人,可能会面临...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客户恶意投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消费者可投诉产品质量问题,经营者可协商解决或请求协会调解。若投诉恶意敲诈,公司可收集证据请求公安介入调查;若由竞争者发起,可向主管部门汇报维持竞争秩序。...查看全文

遭遇恶意投诉,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恶意投诉快递员的人:1)收集证据,如录音、录像、截屏等;2)耐心解释,避免误会;3)果断拒绝无理要求;4)涉嫌违法行为报警;5)向企业管理人员汇报;6)提高权利意识,了解维权渠道。...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恶意注销公司

恶意注销公司可通过调取注册登记资料,查清债务公司股东及开户银行来追债。可通过代理律师向工商部门取证,起诉债务公司,申请调查令核实注册资本去向,并向银行确认。也可在注册验资时向法院申请提取相关证据。公司清算时应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侯懿珊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5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