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认定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认定及与他人共同故意的判定。行为人以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时,应认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故意。在单位集资诈骗案件中,从犯的主观故意可能与主犯不同,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共同故意的认定与其他共同犯罪相同,指行为人明知与他人一同违法行为却仍然参与。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的认定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故意的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多采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形式来非法吸收资金,比如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典型例子是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如果行为人明知道所在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仍然参与,应该认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故意,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如果行为人明知道所在单位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应该认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故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单位集资诈骗案件中,被告人(从犯)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是集资诈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的案件中,完全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主犯构成集资诈骗罪,从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因为两者的犯罪故意不同。
2、与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同故意的认定。
非吸收公众存款共同故意的认定,与其它共同犯罪共同故意的认定无异,是指行为人明知道和他人共同实施触犯刑律的行为仍然为之。
延伸阅读
结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中,行为人以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形式非法获取资金,如虚假销售、返本销售等手段。如果行为人明知所在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参与其中,应认定其具有犯罪故意。在单位集资诈骗案件中,从犯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是集资诈骗需加以关注。共同故意的认定与其他共同犯罪相同,指行为人明知与他人一同实施触犯刑法的行为仍然为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如何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认定为:有明知道所在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仍然参与,应该认定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故意,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如果行为人明知道所在单位以虚假销售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应该认定具有非法...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犯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犯的认定为: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从犯?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认定及与他人共同故意的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行为人常以变相方式进行,如虚假销售、非法集资等。若明知单位非法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而参与,应认定具有犯罪故意。在共同犯...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共犯的量刑问题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共犯应根据情节量刑: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共犯则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认定方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认定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机构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_x000D_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_x000D_ 2、个人非...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1、有下列情形的,可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于二十万元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于一百万元的;个人非法吸收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一百五十户以上的;或...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怎么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构成犯罪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对于从犯,将根据犯罪...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怎么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构成犯罪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对于从犯,将根据犯罪...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退赔问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退赔方式和量刑标准。受害人可通过公安机关返还赃款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归还存款。根据法律规定,权属明确的财产应及时返还,权属不明的在判决后按比例返还。个人吸收存款额和损失量决定了刑期,损失每增加一定金额或户数,刑期...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准确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坚持该罪的行为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体性的统一。以下行为构成非...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认定:_x000D_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_x000D_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从以下要件认定: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3、行为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4、在主观方面表现...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判刑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行为人需明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扰乱金融秩序,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的认定

法律解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的认定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规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的认定?

律师分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的认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的认定:_x000D_ 一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构成犯...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标准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和信贷秩序。国家金融管理目的在于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向,保护广大公众的利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共犯如何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共犯包括:1.提供帮助的人;2.共同进行的人。罪行惩罚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