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终止的情形

律师回答
摘要:探望权中止是指在权利人行使探望权过程中,因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事由而暂时中止探望。中止探望权的原因包括滥用权利、虐待子女、传染疾病、侵权犯罪、恶习等。中止探望权需经法院判决,消失后应恢复。
探望权的中止是指在权利人行使探望权的过程中,因发生法定事由使权利人暂时不能行使探望权的情形。中止探望权的法定事由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结合司法实践,中止探望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权利人多次采取非协议或非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滥用探望权,对子女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2.权利人在行使探望权时,有打骂、虐待子女行为,使子女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3.患有严重危害子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的,允许其探望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4.在探望过程有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有犯罪倾向的;
5.有吸毒、赌博等恶习的,道德品质不好或自身精神不健康的;
6.唆使未成年子女敌视对方或对方家庭成员的,怂恿子女犯罪的;
7.有借机藏匿子女企图或行为的。探望方出现“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时,直接抚养方或者子女自己可以到法院要求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中止探望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延伸阅读
探望权的限制与解除
探望权的限制与解除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个人或团体对他人的探望权可能会受到限制或解除。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规定、安全考虑、隐私权保护等因素。限制探望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利益。然而,限制探望权应当依法进行,确保合理、合法、透明。当相关限制条件不再存在或者合理解决后,探望权可以被解除。在解除探望权限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享有合理的探望权。因此,探望权的限制与解除需要在法律框架和人权保障的基础上进行平衡和权衡。
结语:探望权的中止是基于法定事由暂时停止权利人行使探望权,其中包括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等情形。中止探望权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滥用权利、虐待子女、传染性疾病等。当探望方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直接抚养方或子女可向法院申请中止探望权,需经法院判决。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权。探望权的限制与解除是为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利益而设,应依法进行,确保合理、合法、透明。在解除探望权限制时,需平衡权益,保障合理的探望权。因此,探望权的限制与解除需在法律框架和人权保障的基础上权衡平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望权终止的情形是什么?

中止探望权的原因主要有滥用、虐待、传染疾病、侵权、恶习、唆使犯罪、藏匿等。当探望方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时,直接抚养方或子女可向法院申请中止探望权,需经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探望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终止探视权的情况如下:1、探视权人患有严重危害健康甚至生命的传染病,可能通过与子女的一般接触传染给子女;2、探视者在探视过程中对子女有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如对子女有暴力行为或拐卖子女;3、探视者...查看全文

探望权能强制执行吗终止探望权的情形有哪些

探望权可以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如下: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查看全文

何种情形下探望权终止

法律解析: 探望权终止的情形:被探望人死亡;探望权人死亡;被探望人成年。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何种情形下探望权终止?

律师分析: 探望权终止的情形:被探望人死亡;探望权人死亡;被探望人成年。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案件中,起诉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探望权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患有传染病或危及子女健康、侵权或犯罪损害子女利益、与子女感情恶化且子女拒绝探望、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可以终止探望权

结合司法实践,如果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频繁探望子女存在以下情形的,直接抚养方可以申请中止探望权。1、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行为的;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查看全文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

法律解析: 1、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2、有劫持、胁迫可能的;3、有恶习或有不良道德倾向的;4、有急性传染病或精神病的;5、子女反对探望或探望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不宜继续探望的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

律师分析: 1、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2、有劫持、胁迫可能的;3、有恶习或有不良道德倾向的;4、有急性传染病或精神病的;5、子女反对探望或探望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不宜继续探望的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探视权终止的情形

探望权可终止的情况包括:探望者患传染病、违反探望规定严重影响子女、带子女去不良场所、道德败坏或犯罪、虐待子女、教唆不良行为、不教育制止子女违法行为,以及其他不利于子女发展的情况。...查看全文

可以中止探望权的情形

法律分析:可以中止探望权的情形: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探视方对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响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是什么

探望权的中止包括以下情况:探望方涉嫌犯罪、教唆子女不良行为、健康问题威胁子女、品质缺陷威胁子女安全。...查看全文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探望权中止的情形如下:探望一方对子女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探望一方有严重的健康障碍,威胁子女健康的;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的情形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查看全文

探望权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子女探望权的中止情形及申请方式。中止情形包括探视方患有传染病、有严重违法行为、藏匿子女等。法律依据为最高法院解释和民法典。申请中止需向法院提出,未作出裁定前,直接监护方不能限制探视权。有权申请中止的主体为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方和法...查看全文

探望权的终止条件

由于法律没有探望权的终止规定,笔者认为下列情况可以考虑:1、子女已满16周岁。未成年子女被宣告死亡的。2、申请探望权一方有虐待子女的事实或正在受15年以上的长期刑事处罚的。3、申请探望权一方有曾...查看全文

起诉终止探视权的情形

探望权中止情形包括: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患有传染性疾病、侵害或犯罪、恶化关系或其他不利于子女健康的情况。...查看全文

子女探望权可以中止的情形

法律分析:子女探望权可以中止的情形: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实际生活中中止探望的具体情形有: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等。...查看全文

子女探望权可以中止的情形?

法律分析:子女探望权可以中止的情形是探望人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中止探望的具体情形有: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等,探视权的中止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法...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可以中止探望权

夫妻离婚后,未直接承担抚养义务的一方,享有子女探望权。但某些状况出现后,继续行使子女探望权,并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原因,法律作出规定,允许在特殊情况出现时,中止探望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明确...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允许中止探望权?

探望权的中止,是指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探望权不宜继续行使,而由人民法院依法暂时停止探望权的行使。探望权是离异父母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任意阻碍、限制甚至剥夺。但是,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严重损害子女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