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职务犯罪情形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下的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行为,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公务规范,应受刑事处罚。其中包括贪污贿赂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根据《刑法》第3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贿或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延伸阅读
职务犯罪的法律分类及相关责任
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特定职务期间,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法律分类,职务犯罪可分为贪污犯罪、受贿犯罪、渎职犯罪、滥用职权犯罪等多个类别。每种类别下又有具体的相关责任和处罚规定。例如,贪污犯罪包括侵占公款、挪用公款等行为,相关责任可能涉及返还财物、刑事处罚等。受贿犯罪涉及收受贿赂、行贿等,相关责任可能包括追缴贿赂款物、判处刑罚等。渎职犯罪涉及违背职责、玩忽职守等,相关责任可能包括纪律处分、行政处罚等。滥用职权犯罪涉及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相关责任可能包括追究刑事责任、追缴非法所得等。对职务犯罪的法律分类及相关责任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维护公正、廉洁的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
结语: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谋取私利的行为构成受贿罪。职务犯罪的分类包括贪污、受贿、渎职、滥用职权等。明确法律分类和相关责任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和廉洁,保护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七种主动投案情形概述

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属于自首。主动投案的七种情形包括:1.在犯罪事实未被发现前投案;2.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未被察觉前投案;3.在犯罪事实和嫌疑人被发觉但未被传唤或采取强制措施前投案;4.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以信、电方式投...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种类概述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了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分为贪污贿赂、渎职和侵犯公民权利三大类。贪污贿赂涵盖了12个罪名和15个条文,渎职涵盖了34个罪名和23个条文,侵犯公民权利涵盖了7个罪名。由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职...查看全文

4种犯罪既遂形式概述

犯罪既遂的四种类型是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举动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在于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否得逞。犯罪未遂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得逞,即没有完成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这些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未遂犯罪的情形概述

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和未实行终了两种形态。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达到既遂状态;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未能完成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包括的两种情形概述

这篇文章介绍了无罪过事件的两种情况,分别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指行为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并非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无法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况;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重罚情形概述

毒品犯罪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累犯、武装掩护走私、利用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毒品犯罪是指违反禁毒法律、破坏管制活动的犯罪行为,应受刑...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法定情形概述

这段内容介绍了常见的单位犯罪情形及其对应的罪名和刑罚。其中,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和资助恐怖活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主体也是一般主体...查看全文

村干部渎职罪七种情形

村干部渎职罪七种情形?村干部渎职罪主要有以下七种情形: 第一,救灾、抢险、防讯、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第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第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第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第五,代征、代缴...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的七类情形有哪些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查看全文

三种共同侵权情形概述

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情形概述:共同侵权行为包括意思联络、客观关连、共同危险行为和团伙成员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数性、过错的共同性、结果的同一性和责任的连带性。...查看全文

医生职务犯罪分类概述

医生职务犯罪的主要种类包括贪污、挪用公款、受贿、行贿、介绍贿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国家工作人员主体、故意主观方面、公私财物所有权客体、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等行为。...查看全文

六种绝对不起诉情形概述

《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了六种法定不起诉情形,包括行为轻微、犯罪时效、特赦免罪、告诉处理、被告死亡和其他免责情形。这些情形不具备起诉的法定条件,人民检察院无需权衡适宜性,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是法定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的重要区别。...查看全文

六种酌定不起诉情形概述

酌定不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外国已受刑事处罚;聋哑或盲人;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制造犯罪准备工具;自动终止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次要或辅助作用;被胁迫诱骗参与;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犯罪轻微。...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罪行的特征概述

职务犯罪的特征是: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主观要件是行为人对行为后果的心理状态;客体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客观要件为滥用职权、不负责任、不履行职务。...查看全文

刑事犯罪种类概述

刑事犯罪种类及法律客观: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财产和人身权利的行为都属于犯罪,具体罪名根据案情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危害国家主权、颠覆政权、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侵犯财产和人身权利等行为都应受刑罚处罚,但情节轻微...查看全文

经济犯罪种类概述

经济犯罪罪名包括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合同诈骗、挪用资金、职务侵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经营、抽逃注册资金、信用证诈骗、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走私普通货物、虚假广告等罪名。...查看全文

职员重大过失情形概述

员工重大过失是指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等情况。重大过失是一种过失状态,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重婚罪起诉情形概述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刑法认定重婚罪需满足两个条件:前婚是合法婚姻,即经过结婚登记手续;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或法律认可的事实婚姻。...查看全文

常见诈骗罪情形概述

在保险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案件中,如果被告退赃款,是否能够缓刑或减轻处罚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保险诈骗罪,如果被告主动退还赃款并表现出悔罪表现,可能被判处缓刑。但如果犯罪情节严重或有再犯罪危险,则不能判处缓刑。对于合同诈骗罪,如果在受...查看全文

9种过错推定责任情形概述

过错推定责任的八种情形:1)教育机构导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人身损害;2)医疗机构违规导致患者受损;3)动物园动物导致人身损害;4)建筑物或设施脱落致人损害;5)堆放物品倒塌致人损害;6)林木折断致人损害;7)地下施工致人损害;8...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亚伟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3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