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如何解决精神病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精神病人离婚需由法定监护人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确认感情破裂后准予离婚。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院诊断证明确定,也可参考群众公认的事实和证据,但需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无异议。
一、一方是精神病要怎么离婚
1、一方是精神病离婚的办法:由其法定监护人(配偶除外)作为法定代理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应当依法进行调解,调解无效,且确认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二、精神病人离婚案中如何认定精神病
1、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定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轻重程度,进而确定该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参照精神病医院出具的有关诊断证明加以确认作为证明材料使用,但应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一般指法定监护人)无异议为限,或由其他证据或事实相互印证作为判定证据;
3、参照群众公认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当然,仍须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对所公认的事实和证据无异议为限。群众公认的事实,一般是由精神病人住所地村(居)委会出具的真实性的证明材料,也包括精神病人的左邻右舍对其长期的生活起居等基本情况的感知认识。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一方是精神病的离婚案件需要由其法定监护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且确认感情破裂,则应准予离婚。精神病的认定可以通过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的鉴定,精神病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以及群众公认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确认。以上是精神病离婚案件的相关法律依据和认定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扰民问题如何解决?

公安部门有责任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安全有威胁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约束。如果公安部门不作为,当事人可以向公安督察部门举报。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不负刑事责任,但应严加看管和医疗...查看全文

杀人犯的精神病问题如何解决?

精神病杀人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需监护和强制医疗,承担民事责任。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从轻处罚,根据减弱程度决定幅度。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需满足条件:精神病人...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处理精神病问题

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有三种:婚前知情但久治不愈、婚前隐瞒精神病并复发、婚后患病且久治不愈。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但需处理患者的监护、生活和治疗等问题。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设置诉讼代理人,...查看全文

离婚能否解决配偶患精神病的问题?

精神病患者在离婚时可以起诉离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三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配偶患有精神病提出离婚要注意的事项:跟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办理离婚,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起诉离婚,否则精神病人起诉离婚的,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再通过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诉讼离婚。一、离婚判断的规定...查看全文

有关精神病离婚的起诉,财产分配问题该如何解决?

精神病离婚涉及共同财产,更换监护人后需协商解决。如无法协商,法院将根据保护子女、保障女方、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做出裁决。个人财产无约定不分割。...查看全文

离婚如何应对精神问题

精神病隐瞒、婚姻破裂,可依法判决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则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家庭暴力、赌博等。若一...查看全文

关于精神病人离婚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配偶是精神病的可以诉讼离婚。如果配偶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时自己参加离婚诉讼;如果配偶是完全精神病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一、精神病犯罪怎么处理精神病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婚前隐瞒精神病如何离婚?

律师分析: 对于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史,被隐瞒方可以在知道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若超过一年的,婚后经治不愈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视为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可以判决双方离婚。需要注意的是,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史,婚后经治...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处理配偶的精神病问题?

精神病人的离婚需通过诉讼进行,无法协议离婚。对于精神病人的离婚诉讼,需要提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或医院的诊断、鉴定证明。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配偶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配偶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离婚。离婚案件是...查看全文

派出所如何解决精神问题患者

派出所处理精神病案件需视情况而定,监护人应加强监管,受害者可向监护人索赔,派出所可协助调解。有监护人但无力监管者可送往精神病院。如精神病人即将实施或正在实施危险行为,报警后派出所未采取行动属行政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者将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怎么解决精神病人欠费的问题

法律分析:一、怎么解决精神病人欠费的问题精神病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就算持卡人真得了精神病,但如果持卡人有相关的监...查看全文

离婚能否解决丈夫的精神问题?

精神病配偶可以要求离婚,但需符合法定离婚条件。若为间歇性精神病,可协议或法院判决离婚;若完全丧失辨认行为能力,需变更监护人后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视具体情况而定,可由配偶抚养或监护人代为抚育。若一方在结婚前已患精神病且...查看全文

离婚前如何解决婚前债务问题?

婚前欠债离婚时,除非债权人能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否则婚前债务属个人债务。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签署的债务和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求承担的个人债务。婚前个人债务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需证明与婚后共同生活有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一方精神病,一方要离婚如何解决?

律师分析: 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的只能办理诉讼离婚。因为办理协议离婚要求双方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患有精神病的一方显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只能办理诉讼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查看全文

一方精神病,一方要离婚如何解决

法律分析: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的只能办理诉讼离婚。因为办理协议离婚要求双方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患有精神病的一方显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只能办理诉讼离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离婚前如何解决沟通问题?

离婚找不到对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法院通过邮寄地址送达法律文书,若无人签收,初步证实对方下落不明。需收集补充证据,确认无法直接送达。原告交费后,通过公告栏和媒体刊登公告,告知对方权利义务及不参与诉讼的后果。...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处理精神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需通过诉讼,流程包括确定监护人、提交起诉状和证据、通知被告和监护人参加诉讼,法院进行调解后,若感情破裂则准予离婚。《民法典》规定,夫妻可通过组织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应...查看全文

离婚婚前财产问题如何解决

法律分析:离婚婚前财产问题一般是不需要解决的,因为婚前财产依法归一方个人所有,夫妻一方在办理结婚登记之前一方个人所拥有的财产为婚前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夫妻双方有通过签订书面的财产协议约定婚前财产婚...查看全文

夫妻如何应对精神疾病问题,能否离婚?

夫妻一方有精神病能否离婚?根据《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如果一方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且久治不愈,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