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病人离婚问题

律师回答

根据法律规定,配偶是精神病的可以诉讼离婚。如果配偶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时自己参加离婚诉讼;如果配偶是完全精神病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
一、精神病犯罪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在行为中是否有能力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有,将承担责任,若没有,将不承担责任。是否具有识别或控制能力,不以行为人的供述或法官的主观判断为准。唯一的依据是司法鉴定报告。对于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责令严格照顾和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是完全无法控制。当精神病人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会造成危害,不承担刑事责任;
2、完全可以控制。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与正常人一样承担刑事责任。精神异常时犯罪是第一种情况;
3、部分可以控制。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
二、如果家里有精神病患者可以报警吗?
一是精神病患者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关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故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
三、精神病杀人应当如何判刑
精神病杀人的判刑标准:
1、当精神病人无法识别或控制行为时,经法定程序确定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医疗;
2、尚未完全丧失或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能力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一)、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一)、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二)、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财产划分问题

精神病离婚财产分割原则: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有协议按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精神病人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一方应给予适当帮助。...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离婚财产处理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的财产处理原则及法律依据,离婚时精神病人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由法院判决,需照顾病人困境;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需注意子女抚养义务不免除,夫妻共同债务共同承担,个人债务需有证据证明约定。...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赔偿相关问题

对方出轨导致的离婚不一定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只有出轨行为构成重婚或同居时,法院才会支持精神赔偿费用的请求;否则,法院不会支持损害赔偿的请求,但当事人自愿支付则法律不会干涉。...查看全文

离婚时精神病人的财产分割问题

精神病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按照处理,无协议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个人财产不分割;有负担能力的一方应帮助精神病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离婚财产分割问题探究

精神病人离婚财产分割原则上按照均等分割,由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法院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时,还需考虑财产属性和用途,尽量使分配有利于当事人的生产、经营和生活,不损害财产的效...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伤人赔偿问题

民法典规定,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伤害他人时,应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而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时,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损害时,应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查看全文

离婚时如何处理精神病问题

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有三种:婚前知情但久治不愈、婚前隐瞒精神病并复发、婚后患病且久治不愈。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但需处理患者的监护、生活和治疗等问题。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设置诉讼代理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离婚孩子抚养权问题?

律师分析: 1、与精神病人离婚后,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2、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抚...查看全文

离婚前如何解决精神病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需由法定监护人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确认感情破裂后准予离婚。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院诊断证明确定,也可参考群众公认的事实和证据,但需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无异议。...查看全文

离婚精神赔偿的相关问题

婚姻中的出轨行为并不一定能要求精神赔偿,但若出轨伴随着重婚或同居,构成婚姻过错,无过错方可基于家庭暴力要求离婚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98字)...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房产过户问题

本文讲述了精神病人名下的房产过户规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监护人代精神病人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需尊重其权益,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对于精神病人犯罪,根据其精...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犯罪处罚问题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完全无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头脑清醒时负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精神疾病与婚姻关系的法律问题

《民法典》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和未到法定婚龄。精神病患者的婚姻不属于无效范围,但在特殊情况下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如对方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一年。无效或被撤销的婚...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杀人的判决问题

精神病杀人判刑根据犯罪时精神病人的状况而定,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负刑责,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从轻处罚。醉酒犯罪者应负刑责。...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解除关系子女抚养问题?

律师解答: 1、与精神病人离婚后,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 2、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解除关系子女抚养问题?

法律解析: 1、与精神病人离婚后,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 2、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解除关系子女抚养问题?

法律解析: 1、与精神病人离婚后,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 2、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结婚证是否有效?精神疾病与婚姻法律问题

精神病人结婚证有效,精神病人可以结婚。精神病人在告知真实情况下可以结婚。精神病人不属于禁止结婚范围。精神病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精神状态。发病期的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视情况而定。结婚登记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查...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如何离婚精神病人怎么离婚?

本文介绍了精神病人离婚时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精神病人作为弱势群体,在离婚时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帮助请求权。无过错方可以在起诉离婚时要求对方给予损害赔偿,如重婚、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同时,精神病...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财产分割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是一人一半,但需考虑其后的生活问题,通常会多给予部分补偿。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