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阐述,以及刑事定罪的证明标准和民事诉讼的证据需要符合的要求。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旨在保证证据的合法性,防止使用不合法的证据,从而保证案件的公正和公平;刑事定罪的证明标准包括证据确实、充分,以及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民事诉讼的证据需要符合证据主体合法、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取得方法合法、证据程序合法的要求。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的合法性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了保证证据的合法性,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根据这个规则,如果证据是通过违反法律规定的手段获取的,那么这些证据将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这个规则的目的是防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使用不合法的证据,从而保证案件的公正和公平。
1、形式违法的证据;
2、违反法定职权和程序所获得的证据;
3、以非法的手段或方式获取的证据;
4、证据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以上对证据合法性的阐述是论述证据能力所必要的,即一件事实要成为民事司法中定案的根据,须具备相应条件并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否则不能成为法院定案的依据。
一、刑事定罪的证明标准
刑事定罪的证明标准可以概括为:证据确实、充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1、用以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予以证明,没有证据证明的不能当作定案事实;2、用来定罪量刑的证据都经过了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对于非法证据需要予以排除;3、综合全案收集的证据,对于查明的案件事实已经排除合理怀疑,所有的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并且结论具有唯一性。
二、民事诉讼的证据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1、证据主体合法。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证据主体合法,是指形成证据的主体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2、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不仅要求在内容上是真实的,还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3、证据取得方法合法。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材料能否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还要看该证据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4、证据程序合法。证据材料最后要作为证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诉讼程序,没有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该证据仍然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的根据。
延伸阅读
结语:总之,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符合证据规则的证据才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保证案件的公正和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律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证据取得手段或者方法不合法、程序不合法且不能补正的不得作为案件审理的证据。比如严刑逼供或者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取得的口供,以及不符合法定程序但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取得的证据,都应当排除。...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证据取得手段或者方法不合法、程序不合法且不能补正的不得作为案件审理的证据。比如严刑逼供或者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取得的口供,以及不符合法定程序但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取得的证据,都应当排除。 法律...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律解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 采用刑...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律师分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 采用刑...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法律分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证据取得手段或者方法不合法、程序不合法且不能补正的不得作为案件审理的证据。比如严刑逼供或者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取得的口供,以及不符合法定程序但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取得的证据,都应当排除。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据排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明确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在案件事实认定中不能作为依据。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查看全文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形式违法、违反法定职权和程序、非法获取、需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证据必须合法、具备条件并经过程序认定,才能成为法院定案依据。...查看全文

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规定——刑事诉讼法

排除非法收集的供述、证言和证据,以确保司法公正。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的供述,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证言,以及不符合法定程序的物证、书证,应予以排除或补正。这样做可以避免对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不公正待遇,并维护司法公正。...查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

非法证据排除范围规定包括:刑讯逼供的供述、非法收集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应排除;不符合程序的物证和书证可能影响司法公正,应补正或解释,否则应排除。...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查看全文

刑诉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有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标准是什么?

三大诉讼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依据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材料,不得作为鉴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关于行政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排除问题 (一)行政诉讼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的含义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是指行政诉讼主体提供到法院,用来证明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及有关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中具有违法成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诉讼...查看全文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法律分析:   非法证据排除,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法定证据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法定证据有: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查看全文

新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新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以予以补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查看全文

新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包括哪些

一、是实体性规则,主要是对非法证据特别是非法言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1.突出非法言词证据——非法证据,除了非法言词证据,还有非法实物证据。现有司法解释对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有原则规定,非法实物证据情况复杂,难以作出...查看全文

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范围?

刑事诉讼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主旨是:排除执法机关违法制作的证据、超越职权时制作的证据、律师或当事人非法采集的证据以及以非法证据为线索的其他证据。...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有关规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章: 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