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过调解结案后进行申诉?

律师回答
摘要:调解结案的诉讼案件一般不可再次申诉,除非调解过程违背自愿原则并提供证据,申诉期限为自调解书生效起两年内。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案件必须是有民事权益争议的诉讼案件,对非讼案件不能依职权提起再审;二是案件的判决或裁定必须已经生效。
一、对于诉讼案件已经调解结案,并且签订了调解书的情况一般不可以再次进行申诉,除非你有证据证明调解过程违背自愿原则的,可以自生效之日起两年之内申诉(申请再审)。
二、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案件的性质必须是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只能对有民事权益争议的诉讼案件依职权提起再审,对于无民事权益争议的非讼案件,人民法院不得依职权提起再审。
2.案件的判决或者裁定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必须是以判决、裁定方式结案的案件,而且必须是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调解结案后的申诉程序及要求
调解结案后的申诉程序及要求是指在调解结束并达成结案后,当一方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认为有不当之处时,可以通过特定的程序进行申诉。申诉程序通常包括提交申诉书、提供相关证据、参与申诉听证等环节。申诉要求包括申诉时限、申诉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申诉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当事人在申诉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确保申诉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结语:调解结案后的申诉程序及要求,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当一方对调解结果不满或认为有不当之处时,可通过特定程序进行申诉。申诉要求包括申诉时限、材料完整性及准确性等。申诉的目的在于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合法。当事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以确保申诉的有效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七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能否通过自诉案件进行调解?

自诉案件可调解,但有例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法院可调解自诉案件,自诉人可在宣判前与被告和解或撤回自诉。但第210条第三项案件不适用调解。法院审理自诉案件期限,被羁押者适用第208条规定,未被羁押者应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宣判...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刑事自诉案件进行调解?

刑事自诉案件的调解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解,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却未被追究的案件则...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结案申请再审?

调解结案可申请再审,但需符合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协议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如发现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再审理由包括新证据、缺乏证据、伪造证据、未经质证证据、无法自行收集证据、适用法...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多元调解进行立案?

多元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案件的立案无关。在法院开具立案通知书之前,法院可以发放多元调解书,由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后,当事人无需再通过诉讼手段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

在公安立案后,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完全可以进行调解。但原则上是不能自行调解的,除非受害方与检察院积极沟通并赔偿另一方到位并得到其谅解。在刑事部分,原则上也不能自行调解,但被害人或家属是原告人,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在判决生...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在调解结案后进行上诉?

调解结案不可以上诉,但对调解不服可以申请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已生效的调解书,如违反自愿原则或违法,可以申请再审。然而,已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或调解书则不能再审。再审申请需提交申请书等材料,并通知对方...查看全文

治安案件能否通过调解结案?

寻衅滋事属于治安案件,可以调解。处罚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

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包括诉前、立案、庭前、书信、社会化、开庭和庭后等多种方式。调解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并法院确认后与判决具有同等效力。...查看全文

结伙斗殴能否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调解?

结伙斗殴的调解与处罚法律依据:根据法律,轻伤以下的结伙斗殴可以调解,而轻伤以上的属于刑事犯罪,不可调解。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结伙斗殴者可处以拘留和罚款,而刑法对聚众斗殴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处罚更重。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查看全文

法院调解能否通过短信进行?

法院根据案件进程选择不同的送达方式,可能会通过发短信告知被告人,但并非所有案件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案件会采用书面形式送达法律文书,而简易程序案件可能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送达。具体的送达方式需根据案件情况确...查看全文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后,能否进行调解?

公诉转自诉案件可和解,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涉及民间纠纷、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除渎职犯罪外,可能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五年内有过故意犯罪记录,则不适用此程序。...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转为公诉案件后能否进行调解?

公诉转自诉案件不能调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责,不适用调解。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被害人证明轻微刑事案件及被害人证明侵权行为案件。人民法院可调解自诉案件,但不适用于被告人侵权...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能否通过调解结案?

刑事拘留后,律师或家属可与受害人达成调解,但调解成功与刑事案件结案是两种法律关系。调解可减轻犯罪嫌疑人处罚,但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由公检法决定,若犯罪情节轻微可作不起诉决定,即调解结案。...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进行调解?

行政诉讼一般不适用调解,因为行政案件的核心是审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容争议双方当事人相互协商;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包括提起诉讼、应诉答辩、委托代理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查阅庭审材料等。...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调解解决银行起诉?

人民法院在银行起诉案件中可以进行调解,但必须是双方自愿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协议。如果调解成功,人民法院会制作调解书,并撤销原判决。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悔,人民法院会及时作出判决。上诉案件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书需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查看全文

当事人能否通过法院进行调解

法律分析: 当事人能通过法院进行调解。法律规定,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合法和自愿的原则对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必须在公平、自愿、没有强迫的情况下达成调解协议,且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如果调...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能否通过调解解决问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自诉案件有四种处理方式:调解、当事人在庭外自行和解、撤回自诉和判决。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3项规定,审理原属公诉案件的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这是因为这类案件原本应由公安机关或人...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刑事自诉案件调解解决?

刑事自诉案件能否调解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调解,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自身权利的案件则不适用调解。...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开庭后能否进行调解?

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调解权。刑事案件不能调解,而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被害人满意的赔偿并不意味着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检察院仍需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能否在开庭后进行调解?

庭前调解是法院在自愿和合法原则下,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的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法院可以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采取简便的程序进行调解。庭前调解能够高效解决纠纷,实现司法公正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