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供述贪污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自首?

律师回答
摘要:涉嫌贪污的人如果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以成立自首。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视为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可以获得从轻处罚,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可以减轻处罚。
涉嫌贪污,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才可以成立自首。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没有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自首能否成立取决于涉嫌贪污者如实供述财务用途?
自首能否成立取决于涉嫌贪污者如实供述财务用途?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发现前,主动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表示悔过自新的行为。对于涉嫌贪污的个案,如实供述财务用途在自首认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涉嫌贪污者能够全面、真实地供述自己的财务用途,且符合自首的其他要件,如及时投案、没有被发现等,那么自首的可能性较大。然而,如果涉嫌贪污者对财务用途供述不实或不完整,可能会影响自首的认定。因此,涉嫌贪污者应当如实供述财务用途,以增加自首的可能性。
结语:涉嫌贪污者如实供述财务用途,有助于自首认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未被发现前,主动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表示悔过自新。对涉嫌贪污的个案而言,如实供述财务用途在自首认定中起关键作用。若能全面、真实地供述财务用途,且符合其他自首要件,如及时投案、未被发现等,自首可能性较大。然而,对财务用途供述不实或不完整可能影响自首认定。因此,涉嫌贪污者应如实供述财务用途,以增加自首可能性。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贪污案中如实供述是否可以认定为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动投案。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被视为自首。否则,即使如实供述了罪行,也无法被视为自首。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查看全文

如实供述贪污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贪污罪的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和贪污款项用途,可以认定为自首,从而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根据贪污数额的不同,个人贪污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查看全文

如实供述贪污行为是否成立自首?

涉嫌贪污罪的嫌疑人如实供述贪污款项用途并供述自己罪行,可被认定为自首,从而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即使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可以获得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涉嫌贪污,如实供述用途是否可以成立自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嫌贪污罪的嫌疑人有如实供述贪污款项用途,供述自己罪行的,是可能认定为自首的,可以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查看全文

拘传后如实供述是否可以视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主动投案自首,但拘传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视为自首,法院可依据具体案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查看全文

涉嫌贪污如实供述用途可以成立自首吗

法律分析:涉嫌贪污如实供述用途,并且主动投案的,可以成立自首。如果只是如实供述用途,未自动投案的,不成立自首。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未遂贪污行为是否认定为犯罪?

能认定为犯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实施了贪污的行为但未遂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查看全文

被公安机关传唤如实供述能认定为自首吗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具体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1、第一种意见认为,犯...查看全文

什么行为可以认定为自首

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视为自首,包括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员。自首需符合犯罪后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两个条件。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自首

自首行为有三种情况: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强制措施下供述未掌握罪行、强制措施下供述与已掌握罪行不同种类罪行。一般自首需要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自首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认定自首时,怎么确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应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确认如实供述罪行的方法包括核实个人情况和主要犯罪事实,共同犯罪中供述罪行的范围应与其在犯罪中的作用相适应。...查看全文

自首后未如实供述的认定是什么?

自首后未如实供述的认定是认定为坦白,是不认定为自首的。在我国的刑事法律的规定中,如果是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如果犯罪行为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未遂贪污行为能否认定为犯罪

法律分析:未遂的贪污行为,能认定为犯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企图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可构成贪污罪的未遂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未遂贪污行为能否认定为犯罪

法律分析: 未遂贪污行为能认定为犯罪。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未遂贪污行为是能认定为犯罪的。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查看全文

扭送行为是否可以被认定为投案自首?

不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扭送的,并不是属于投案自首的表现,是不能认定为投案自首的,投案自首是指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前,主动到公安机关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 投案后未中止犯罪可否认定为自首 投案后最中止犯罪仍然可以认定为...查看全文

如实供述是否等同于自首?

审查起诉阶段如实供述算自首,可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算自首。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视为自首行为?

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可以从轻处罚;而传唤则不算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查看全文

实施间谍行为是否可以自首?

实施间谍行为的,可以有自首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查看全文

传唤到案如实供述是否自首

一、犯罪嫌疑人经传唤到案是否构成自首 犯罪嫌疑人经传唤后到案,如果传唤前没有被采取强制措施,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一般情况下可以认定为自首。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查看全文

传唤到案如实供述是否自首

自首如实供述并不等同于传唤到案,自首可减刑。自首是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减少基准刑40%以下,较轻罪可减40%以上或免除处罚。自首适用于所有犯罪,鼓励犯罪人投案悔过,有利于案件侦破和审判。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