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受到限制?

律师回答
摘要: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恢复自由,不受司法机关监管。他们需报到派出所和社区,但无需接受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刑满释放人员应按期释放并获得释放证明书,公安机关负责户籍登记。当地政府提供帮助和救济,刑满释放人员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没有任何限制。被人民法院判决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看守所或监狱服刑,接受管制教育,也就是需要坐牢,只要是刑罚就会有一定的期限,到了判决期限自然就会刑满释放,对于这类人员通常就叫做刑满释放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即恢复自由,不用专门接受司法机关监管。
刑满释放的人员回到原籍后,当地派出所会将归入重点人口来管理。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就恢复自己的自由,没有司法机关任何监管。当出狱以后,本人到当地的派出所报到,到当地的社区报到后,既恢复正常的生活。在正常的情况下,释放的证明以及相关文件会被邮寄至户籍所在地的接管公安机关。如果没有附加刑,则不需要报道了。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第三十五条
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第三十六条
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第三十七条
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
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第三十八条
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延伸阅读
结语: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即恢复自由,不受司法机关监管。他们需要报到派出所,并在社区报到,然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罪犯服刑期满后,监狱应按期释放并发放释放证明书。释放后,公安机关会办理户籍登记。刑满释放人员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并可获得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救济。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 执行刑罚 第四节 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 第三百一十六条 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因犯新罪被撤销假释的,应当根据侦查、审判需要,由犯罪地看守所或者原执行看守所收监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一节 收监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满释放人员有哪些限制规定?

刑满释放人员的限制规定有:1、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2、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述规定的报告义务。 释放证对于刑满释放人...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是否需要进行报到?

本文讲述了罪犯服刑期满释放后,其已经恢复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生活和工作。到派出所报到,只是为了进一步对刑满人员进行帮教,如果释放后没有到派出所报到的,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处罚的。因此,刑满释放后,不一定需要去派出所报到的。...查看全文

对刑满释放人员有什么限制标准?

律师解答: 没有任何限制。如刑满释放的人员回到原籍后,当地派出所会将归入重点人口来管理。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就恢复自己的自由,没有司法机关任何监管。如果没有附加刑,则不需要报道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查看全文

对刑满释放人员有什么限制规定?

律师分析: 没有任何限制。如刑满释放的人员回到原籍后,当地派出所会将归入重点人口来管理。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就恢复自己的自由,没有司法机关任何监管。如果没有附加刑,则不需要报道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查看全文

对刑满释放人员有什么限制标准?

法律解析: 没有任何限制。如刑满释放的人员回到原籍后,当地派出所会将归入重点人口来管理。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就恢复自己的自由,没有司法机关任何监管。如果没有附加刑,则不需要报道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的限制规定有哪些?

刑满释放人员限制规定的法律依据及内容概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条和第十三条,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时需如实报告,不得隐瞒。未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报告义务。犯罪行为涉及危害国家、社会秩序...查看全文

对刑满释放人员有什么限制规定

法律解析: 没有任何限制。如刑满释放的人员回到原籍后,当地派出所会将归入重点人口来管理。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就恢复自己的自由,没有司法机关任何监管。如果没有附加刑,则不需要报道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查看全文

外出限制是否适用于刑满释放者?

申请缓刑需要向司法局申请,法院和司法局会与户籍地司法局、法院进行沟通和移交手续。根据刑法规定,缓刑犯应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规定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要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申请程序及缓刑犯应遵守的...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能否贷款?

刑满释放人员可办理贷款,需满足贷款机构的条件,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法用途、合理数额和期限、还款意愿和能力、良好信用记录等。贷款调查内容包括借款人情况、收入、用途、还款来源和能力,以及保证人担保意愿和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和变...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能否出境?

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出国,但若被判处未了结民事案件、正在服刑或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则不能出国。被拘役三个月还可以出国,但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则不能出国。取保候审的嫌疑人也不能出国,...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能否出国?

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出国,但中国公民在以下情况下不准出境:1.未持有效出入境证件或拒绝接受边防检查;2.被判刑未执行完毕或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且法院决定不准出境。...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出国

法律分析: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出国。法律规定,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或正在被劳动教养等人员不可出境,其余公民因私事出境,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机关提出申请,都可以得到批准。因此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出国。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是否有救助金?

刑释人员应符合条件才能享受政策,要积极安排就业、解决生活出路。无业、无家、无亲者可获得6个月内的过渡性生活救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由司法机关协调民政局发放。...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出国?

中国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人才不准出境,包括未持有效证件、未执行完刑罚、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等。而刑满释放人员不再属于被判刑或犯罪嫌疑人,因此可以自由出境。...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还能否享受退休待遇?

刑满释放人员有退休金,退休金计算标准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地方补助、调节金、过渡性补助、年限津贴和归侨补助。领取退休金的条件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后有什么限制

我国法律没有对刑满释放人员有什么限制,他们不仅是公民,享受公民应有的相关待遇,而且他们也是国家政府部门重点帮扶的对象。但是在就业或者创业这一块对个人有一定的限制。一些部门法规定若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从事该职业,或者不得开办...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的限制有哪些?

刑满释放后,有些人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在入伍、就业时需要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并且不能隐瞒。对于刑满释放的人员,当地政府会帮助他们安排生活,如果这些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没有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当地政府会给...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后有哪些限制?

律师分析: 被人民法院判决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看守所或监狱服刑,接受管制教育,也就是需要坐牢。只要是刑罚就会有一定的期限,到了判决期限自然就会刑满释放,对于这类人员通常就叫做刑满释放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后有什么限制

法律分析:刑满释放人员的限制规定有: 1、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2、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述规定的报告义务。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后有什么限制

法律分析:刑满释放后有的限制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