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行为是否违法与职务行为是否犯罪的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区别在于,职务违法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而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特征,包括对社会的危害性、触犯刑律以及应受刑罚处罚。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一、职务违法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二、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简而言之,职务犯罪就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
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区别在哪
一般违法与犯罪在区别: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延伸阅读
结语: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区别在于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和触犯刑律的程度。职务违法是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危害性较轻,不符合犯罪的特征,一般不受刑罚处罚。而职务犯罪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不负责任的行为,其行为同时触犯《刑法》规定,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应受刑罚处罚。因此,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在危害程度和触犯刑律的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八条之一 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药品安全事件的;
(二)对发现的严重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未按规定查处的;
(三)在药品和特殊食品审批审评过程中,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准予许可的;
(四)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移交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的。
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务违法行为与职务犯罪行为的界定

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破坏规章规范等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与之相比,职务违法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行为,未达到追诉标准,后果相对较轻。...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行为与职务犯罪的关系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存在密切关系,但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等方面有所区别。职务侵占罪主要指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而贪污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侵占公共财产。此外,两者在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和法...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是否为职务违法行为?

职务侵占罪不属于职务犯罪,后者指的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规章的犯罪行为,需要受到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与职务违法行为的区别

职务犯罪与职务违法的区别在于触犯的法律责任不同,前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后者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也不同,前者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后者是具有行使公职权利的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比职务违法的后果更为严重...查看全文

行贿罪是否为职务犯罪?

行贿算职务犯罪吗 行贿不是职务犯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查看全文

是否将行贿行为视为职务犯罪?

行贿罪在法律上并非总是职务犯罪,仅当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时才属于职务犯罪。根据《刑法》,犯行贿罪的可被判处不同刑期,严重情节可导致长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可能被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是否律师的职务行为?律师的职责与行为

法律援助机构应指派律师为特定人群提供辩护,包括未成年人、残障人士和可能被判死刑的被告。此外,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也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辩护。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以派遣义务律师,而被告人无权拒绝,尤其是在死刑案件中。指派律师不仅维护...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行为是否能够认定为职务行为?

(一)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是否为职务犯罪?

本文介绍了职务侵占罪并非属于职务犯罪,职务犯罪主要是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追求私利、破坏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这种犯罪的本质特征是权谋私利和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占有为目的...查看全文

确定职务犯罪行为是否成立

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是: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工作人员,犯罪客体为侵害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犯罪主观要件为行为人持有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犯罪客观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及严重不负责任等。...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行为能否认定职务行为?

律师分析: 1、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行为能否认定职务行为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行为,能认定为职务行为。如果行为人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时,是利用了职务便利的,且行为人均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可构成共同的职务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查看全文

靠挂关系是否属于职务侵占行为?

挂靠关系不属于职务侵占。挂靠施工者无法构成职务侵占罪,挂靠经营者的行为也无法认定为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减刑标准为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减刑需经法院审理,悔改或立功表现可获减轻...查看全文

职务违法行为?

律师分析: 职务违法是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行为(未达到追诉标准,不构成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查看全文

是否将职务侵占视为渎职行为?

通常,职务侵占不被视为渎职犯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权之便,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而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是否为职务犯罪的一种?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存在密切关系,但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上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公共或非公共财物;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客体是公共...查看全文

职务违法是否对应职务犯罪

法律分析:职务违法不对应职务犯罪。违法和犯罪不是等同的概念而是包含关系,职务犯罪一定是职务违法行为,但职务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职务犯罪的标准更高,但职务违法的范围更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行贿罪是否是职务犯罪

法律解析: 行贿罪不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要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行贿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不属于职务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查看全文

非职务违法犯罪的行为有哪些

非职务犯罪行为的罪名数不胜数,包括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以及挪用资金罪等。这些罪行不同于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被视为一种严...查看全文

非职务违法犯罪的行为有哪些

非职务犯罪行为的罪名数不胜数,包括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以及挪用资金罪等。这些罪行不同于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被视为一种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