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律师回答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
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①子女的实际需要;
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①确定。
一般参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③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抚养费的变更包括增加、减少和免除三种情况。抚养费增加是子女在必要时提出的,除了因物价调整,原定数额难以维持子女生活所需;或子女升学、实际所需抚养费用超过原定数额以外;还可能因为子女身患疾病,抚养一方无力支付全部医疗费用;或有给付义务的一方经济收入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与其生活水平相差悬殊等。反之,有给付义务的父方或母方,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减免给付抚养费。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当然监护人,因此具备监护责任,监护责任与抚养费用许多人没有分清楚,抚养费是夫妻离婚之后,没有获得抚养权的一方需要支付给拥有抚养权一方,用于抚养孩子的费用,即使离婚也要支付。
一、相关司法规定及解释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①子女的实际需要;
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①确定。
一般参照《道·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③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子女抚养费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法律分析:离婚子女抚养费的规定是:_x000D_ 1、抚养费一般由夫妻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裁判;_x000D_ 2、抚养费的一般标准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_x000D_ 3、其他规定。法...查看全文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律师解答: 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一般按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抚养费包括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查看全文

顺德2023社会抚养费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中国实行的一胎政策中,对于第1胎子女要求补办结婚登记,第2胎子女城镇居民征收91896元,农村居民征收58566元,而第3胎以上子女则分别征收183792元和117132元。对于有配偶并与他人生育的情况,第1个子女的征收金额为27...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离婚孩子抚养费规定是怎么样的?

律师解答: 法律规定的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是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支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标准是小于等于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无固定收入的,标准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认。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抚养费的负担是怎么样规定的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承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但有利于子女成长时,也可协议直接抚养方全额承担。...查看全文

抚养费规定是怎样的?

子女抚养费应根据收入比例给付,通常为月总收入的20-30%,多个子女则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者可根据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数额。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查看全文

抚养费规定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查看全文

离婚子女的抚养费标准是怎么样规定的

离婚子女的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50%;无固定收入的可参照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按上述比例确定;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查看全文

孩子抚养费的规定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解析: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查看全文

孩子抚养费的规定是怎样规定的?

律师解答: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查看全文

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是该怎么样规定的

离婚后父母应支付的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者,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可适当提高比例,但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者,可参照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有特殊情况者,比例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查看全文

抚养费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查看全文

小孩抚养费是怎样规定的

离婚后,父母双方应根据子女实际需要、负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抚养费。如果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及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费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子女抚养费规定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无论父母的婚姻状况,都要承担抚养的义务和职责,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社会抚养费规定是怎样的?

社会抚养标准有:1、符合再生育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的,按上年度总收入的30%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发生育证明;2、符合法定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证生育的,按上年度总收入的两倍征收;3、法定法定婚...查看全文

抚养费是怎么规定的?

子女抚养费标准根据孩子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月总收入固定的,抚养费可按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多个孩子的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者,按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计算。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查看全文

抚养费是怎么规定的?

抚养费包括教育、生活和医疗费用,支付标准有三种:有固定收入的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两个以上抚养费的可适当提高比例但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没固定收入的按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比例;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查看全文

抚养费是怎么规定的

抚养费法律规定如下: 1、抚养费数额、期限等事项,一般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依法裁判; 2、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3、其他规定。 ...查看全文

未成年的抚养费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 未成年子女抚育费的标准: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如果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查看全文

未成年的抚养费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未成年的抚养费规定按照不直接抚养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法律依据:_x000D_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