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7天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被害人受伤后超过七天死亡,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致死则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醉酒驾驶、超载、危险化学品违规运输等行为也会受到处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违规行为负直接责任。若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按较重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以上规定实施。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害人在受到伤害之后,超过七天才死亡的,死亡原因是受到伤害,那么施加伤害的行为人一方,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在伤者因为交通肇事而受伤,只要相关鉴定机构能证明,被撞人死亡与事故有直接关系,那么即使超过了7天,也是有可能要负刑事责任的。若被撞人死亡且肇事者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那么可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对肇事罪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因逃逸致被撞人死亡,可判处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死者离世后,是否应终止对其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普遍的法律原则,一旦某人去世,刑事责任也随之终止。死者无法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惩罚或法律追究。这是因为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死者已经无法对社会造成任何威胁或危害。此外,刑事责任的实施需要依赖被告的出庭和辩护权利,而死者无法行使这些权利。因此,在死亡后终止对死者承担刑事责任是合理且符合法律原则的。然而,对于死者的犯罪行为,尚需考虑受害人的权益,可能需要采取其他形式的赔偿或民事责任追究来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总之,刑事责任应当在死者离世后终止,但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仍然需要继续进行。
结语:在我国法律规定下,如果受害人在受伤后超过七天才死亡,且死因与伤害有直接关系,施加伤害的行为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交通肇事导致受伤者死亡,只要相关鉴定机构证明事故与死亡有直接关系,即使超过七天,肇事者仍可能负刑事责任。若肇事者负主要责任且逃逸致死,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然而,一旦某人去世,刑事责任也随之终止,因为死者无法再受惩罚或追究法律责任。但为保护受害人权益,可能需要采取其他形式的赔偿或民事责任追究。总之,刑事责任应在死者离世后终止,但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依然需要继续进行。
法律依据
(一)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补税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补缴一般不会受到追究。但是,如果在五年内曾经因逃避缴纳税款而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那么就除外了。偷逃税补交后,一般不会受到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超过7天死亡要不要担刑事责任

超过7天死亡通常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如下:1、如果被害人在受到伤害之后,超过七天才死亡的,死亡原因是受到伤害,那么施加伤害的行为人一方,要承担刑事责任;2、如果伤者因为交通肇事而受伤,只要相关鉴定机构能证...查看全文

追尾死亡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追尾致人死亡需根据是否违反交通法规来决定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死亡者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我国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刑法》等。...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死亡涉及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基本情况、事实、证据及过错责任。对逃逸者可制作认定书,并确定责任。对无法查证...查看全文

是否诈骗罪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诈骗罪退赃不免责,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犯罪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查看全文

车祸几年之后死亡,是否仍需负刑事责任?

需要先确定是否有刑事责任,没有责任不用负责。交通事故责任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对当事人作出的定量、定性的结论;所谓定性,是指当事人有无责任;所谓定量,是指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查看全文

撞死人被判无罪,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肇事者负主要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如积极赔偿并得到受害人家属谅解,可从轻处罚。不负主要责任则无刑事责任,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私了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行为会受到罚款处罚。然而,如果逃逸者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后果并获得受害人谅解,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但以下情况不适用于私了:无证无牌无保险的三无车辆、事故原因争议、严重损毁或无法移动车辆、撞击建...查看全文

男子吵架几天后死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吵架导致他人死亡的法律责任应根据具体情节确定,包括死者是否有潜在疾病、吵架与疾病致死的因果关系、是否有过失致人死亡等。校车事故学生死亡责任需由学校证明无过错,否则需承担责任。LOGO相似是否侵权需考虑相似程度和商标注册情况。夫妻吵...查看全文

羁押造成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分析: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查看全文

羁押造成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查看全文

羁押造成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如果是因为刑讯逼供,羁押造成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查看全文

羁押造成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查看全文

潜逃多年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潜逃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承担刑事责任,但已立案或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案件可继续追究责任。网上逃犯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网上追逃范围包括已决定逮捕、刑事拘留和有证据证明构成犯罪的犯...查看全文

80岁老人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80岁老人犯罪可能还会被判刑,但法律规定年满75岁的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满80岁犯罪一般不可判死刑,但使用特殊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无论年龄大小,犯罪行为造成他人受损或财产损失,嫌疑人应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还款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还钱后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情节较轻且被害人原谅,可能免于刑事处罚;但如果情节较重则可能被判刑。合同诈骗罪行为包括虚构单位签订合同、伪造票据或虚假担保等。报案需提供合同、虚构单位证据、已履行合同材料等。...查看全文

经营非法活动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非法经营罪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后,若被确认有犯罪事实,将被判刑处罚。非法经营罪涉及市场秩序,国家实行物品经营许可制度,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查看全文

还了诈骗所得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诈骗犯还钱了要不要坐牢,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犯罪情节不严重的,并且有悔罪表现的,有机会免于刑事处罚。但是判刑属于刑罚,不是免除民事责任,即使钱还了,也有可能坐牢。 集资诈骗罪坐牢出来还要还钱么 集资诈骗罪坐牢出来后如果受害人提起...查看全文

个人诈骗和解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后与被害人和解并赔偿,仍需承担刑事责任。因为诈骗罪是非法占有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较大财物的犯罪行为。私下和解不影响公诉机关依法追诉该罪,诈骗行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担保人死亡是否还需承担责任

律师分析: 民法典对保证人死亡后,是否承担保证责任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在实践中分两种情况,如果保证人在主债务到期后死亡的,要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务到期前死亡的,一般不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