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罪行的法律制裁

律师回答
摘要: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标准及认定要点:诈骗金额较小者处罚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金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罚更重;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处罚最重。严重情节包括使用伪造信用卡、组织犯罪集团、多次作案、造成巨大损失、造成恶劣影响等。要注意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界限,以及与伪造信用卡、盗窃信用卡罪的区别。
一、信用卡诈骗罪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诈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这里的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诈骗5万元以上者。至于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伪造后又使用的;使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多次使用信用卡进行诈骗,屡教不改的;因其诈骗行为造成他人公私财物的巨大损失的;因其行为造成恶劣的影响的;等等。
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是指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以及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标准,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20万元。至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主要是指以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为常业的;属于累犯、惯犯或多次作案的;具有多个情节严重的情形的;因其诈骗行为造成他人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或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利用诈骗财物进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的,因其行为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的等等。
二、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人使用信用卡善意透支及时归还的,不是犯罪;恶意透支并且未想过要归还的,构成本罪。
2、区分信用卡诈骗罪与伪造信用卡、盗窃信用卡犯罪的界限。伪造信用卡并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其中的重罪进行处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不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而是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犯罪数额较小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犯罪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在认定案件性质时,需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与伪造信用卡、盗窃信用卡犯罪的界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七条催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认定为本解释第六条规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后进行;
(二)催收应当采用能够确认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两次催收至少间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关规定或者约定。
对于是否属于有效催收,应当根据发卡银行提供的电话录音、信息送达记录、信函送达回执、电子邮件送达记录、持卡人或者其家属签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证据材料作出判断。
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有银行工作人员签名和银行公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四条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九条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时尚未归还的实际透支的本金数额,不包括利息、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归还或者支付的数额,应当认定为归还实际透支的本金。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提起公诉时,应当根据发卡银行提供的交易明细、分类账单(透支账单、还款账单)等证据材料,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所提辩解、辩护意见及相关证据材料,审查认定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难以确定的,应当依据司法会计、审计报告,结合其他证据材料审查认定。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在对上述证据材料查证属实的基础上,对恶意透支的数额作出认定。
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有银行工作人员签名和银行公章。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盗取信用卡信息罪行的法律制裁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以及罚金的惩罚。此外,如果案件涉及多张信用卡,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查看全文

信用卡欺诈罪行的法律制裁

信用卡诈骗活动的刑罚: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50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查看全文

信用卡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使用伪造、作废、冒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等形式,数额较大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严重情...查看全文

信用卡盗刷罪行的法律制裁

盗刷信用卡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而定,最高可处无期徒刑。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利用信用卡骗取财物,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查看全文

信用卡诈骗罪行的法律制裁

信用卡诈骗50万,一般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处罚一定的罚金。具体刑罚期限取决于持卡人的实际情况。因此,合法使用信用卡,避免不良后果是重要的。...查看全文

30万元信用卡诈骗罪行的法律制裁

信用卡诈骗罪中,如果涉案金额达到3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依法可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根据《刑法》和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解释,使用伪造、作废、冒用他人信用卡或恶意透支,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查看全文

信用卡欺诈罪的法律制裁

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包括金额不同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情节和特别严重情节;需要区分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界限,以及与伪造信用卡和盗窃信用卡犯罪的区别。...查看全文

利用银行卡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非法贩卖银行卡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买卖居民身份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7条规定,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等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和罚金。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也将面临...查看全文

信用卡诈骗的法律制裁措施

信用卡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处罚,构成要件包括侵犯信用卡制度和财产所有权,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主体为自然人,主观方面需有直接故意。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分别定义为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和...查看全文

微信洗钱罪行的法律制裁

微信洗黑钱构成洗钱罪,犯罪者将面临刑罚和罚金,严重者将被判处长期监禁。此行为侵犯了金融和社会经济管理秩序,也违反了国家的金融和外汇管理规定。...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罪行的法律制裁

电信诈骗法条判刑规定及定罪证据。电信诈骗罪判刑根据数额大小,可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巨大数额可加重刑罚。法律依据包括《刑法》及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解释。电信诈骗案件的定罪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查看全文

微信诈骗罪行的法律制裁

根据该文章,主旨可以概括为:对于金额不同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和罚金程度。金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透支信用卡恶意行为的法律制裁有哪些?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持卡人超过限额或期限透支且不归还的违约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可能导致刑事追究和冻结信用卡。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数额和情节的恶意透支将受到不同的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微信洗黑钱罪行的法律制裁

洗钱罪是指通过隐瞒、掩饰非法所得的来源和性质,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其合法化。情节轻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者可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没收违法所得。...查看全文

手机卡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贩卖手机卡和倒卖个人信息的量刑标准及经济犯罪的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贩卖实名制手机卡情节严重者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倒卖个人信息者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经济犯罪如诈骗罪,根据数额不同,量刑也有所...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行的法律制裁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严重情节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巨大不退还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以及挪用用于救灾等情况应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行的法律制裁

挪用公款的立案标准及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涉嫌挪用公款的行为分为不同情形,包括个人使用、营利活动和非法活动等。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备最高人民检察院。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挪用行为的性质和数额大小进行...查看全文

恶意透支信用卡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吗?

信用卡透支需谨慎,逾期或过大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持卡人应注意透支额度、还款期限、欠款数额和清偿顺序。善意透支有意归还,恶意透支则为非法占有。恶意透支可能导致信用卡诈骗罪。根据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可处以刑罚和罚金。使用伪造、作...查看全文

倒卖银行储蓄卡罪行的法律制裁

倒卖银行储蓄卡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严重情节者,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查看全文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构成要件及刑罚:明知伪造信用卡、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使用虚假身份骗领信用卡、出售购买伪造信用卡等行为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最高刑罚为十年有期徒刑,并处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该罪不会被判死刑。针对银行卡倒卖人的行为,可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