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制度的法律规定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监视居住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自由的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如可能判处刑罚、患病或怀孕的妇女等。如果被监视居住的人违反规定,干扰侦查或审判活动,可能会被逮捕。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实行监视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60条、第65条、第75条规定。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
(4)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证据还不充足的;
(5)法定羁押期限届满尚不能结案的。
《新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以上规定,如果给司法机关的侦查活动造成了干扰或者增加了困难,或者严重妨碍了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当对其予以逮捕。如果违反规定情节轻微,可以继续对其监视居住。
延伸阅读
结语:监视居住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定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人可以被责令在指定区域内居住并接受监视。对于违反监视居住规定且干扰侦查或审判活动的人,应予以逮捕。而对于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可以继续监视居住。这一措施旨在保障社会安全和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六章 宜 居 环 境 第六十五条 国家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引导、支持老年宜居住宅的开发,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居住环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监视居住期限规定概述

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的规定及执法要求。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对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应解除强制措施并通知当事人及相关单位。拘留时需出示拘留证,被拘留人应立即送看守所羁押,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查看全文

定金法律制度概述

定金约定原则: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的20%,需书面约定。未履行债务方不能要求退还定金,履行债务方可收回或抵作价款。如接受定金方未履行债务,应双倍返还定金。...查看全文

规定监视居住的法律依据

监视居住规定适用于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没有固定住处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人。适用情况包括严重疾病患者、怀孕或哺乳妇女、无法自理者的独自扶养人,以及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需要监视居住的人。...查看全文

彩礼法律制度概述

目前法律对彩礼有规定,并规定了彩礼返还条件;诈骗彩礼可被判刑;彩礼返还纠纷的管辖法院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决定。登记结婚应以感情为核心,避免被物质利益所左右。...查看全文

分裂法律制度概述

共有财产的分割方式有实物分割和变价分割。实物分割适用于可分物,按份额或平均地对共有财产进行实体分割。变价分割适用于不可分物,各共有人不愿取得共有财产时,将其以价格出售,然后对所得价款进行分割。作价补偿是指对于不可分物,共有人可以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监视居住的期限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查看全文

监事会制度概述:公司法的规定与实践

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设立和职责,包括成员数量、监督职能以及会议召开等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应设立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进行监督。监事会每年需召开至少一次会议...查看全文

定制监视居住实施规定

监视居住适用条件及通知要求:无固定居所的犯罪嫌疑人可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有固定居所的犯罪嫌疑人,只有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时,经批准可指定监视居住;除无法通知外,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内应通知。...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监视居住的法律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4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查看全文

法律对监视居住的刑罚规定

监视居住并不等同于判刑,具体是否进行判罚由司法部门规定;监视居住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表示被告人一定有罪,只有经过法院审理后才能决定是否有罪。...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新刑诉法对监视居住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环节:1、限定了适用指定居所的情形。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将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游离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或者看守所的监管,往往更加容易发生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查看全文

监狱减刑制度概述

监狱减刑规定: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遵守监规、悔改或立功可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御灾害等。减刑程序包括提请、评审、公示、决定和裁定等步骤。裁定一般由法院宣告,如有困难可委托监所代为宣告。...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期限的制度是什么?

监视居住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且期间不得中断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责或期限届满时应解除,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法律规定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期间不能中断侦查和审理。如果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措施并通知当事人和相关单位。...查看全文

婚姻财产法律制度概述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归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上述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并享有平等处理...查看全文

没收财产法律制度概述

我国《刑法》规定,没收财产是指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没收。对于没收全部财产的情况,需要保留犯罪分子及其扶养的家属的必需生活费用。此外,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查看全文

裁员补偿法律制度概述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了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规定,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法律制度概述

根据法律规定,虚假诉讼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查看全文

土地赔偿法律制度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后,土地赔偿标准因省份而异,需留意本省公布的标准。农用地征收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综合地价确定,考虑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查看全文

诉讼欺诈法律制度概述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认定。根据《刑法》第307条,虚假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权益,将受到刑事处罚。该罪行可与诈骗罪相关,如骗取财物、职务侵占、贪污等。司法认定需考虑是否引起错误判决、严重社会影响及他人利益受损。为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