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前的报案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律师回答

一、刑事立案之前取得证人询问笔录是否作为证据

刑事立案前证人的询问笔录是可以作为证据的。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刑事案件的证据类型

1、物证

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指纹、脚印、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犯罪行为产生的物品,以及其他可能揭露犯罪和查获犯罪嫌疑人的实物和痕迹。物证的客观性较强,比较容易查实,在证明活动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有其他证据不能替代的作用。

 2、书证

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书证表现形式通常是文字,但也可是图表或符号;形成书证的惯常工具是纸和笔,但并不拘泥于此。

3、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一般是口头陈述,以笔录加以固定;办案人员同意由证人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词,也是证人证言。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

 4、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自诉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如果是被害人,他们的陈述也是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通常也称为“口供”。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说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

6、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书面结论。刑事案件中需要进行鉴定的专门性问题非常广泛,常见的有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法笔迹鉴定、痕迹鉴定、化学鉴定、会计鉴定、技术鉴定等。

 7、勘验、检查笔录

(1)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尸体等勘查、检验中所作的记载。包括文字记录、绘图、照相、录像、模型等材料。

 (2)检查笔录

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生理状态,而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验和观察后所作的客观记载。

8、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视听资料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和先进成果,它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也是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人的证言,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等其他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属于证据,因此在刑事案件立案前询问证人的笔录可以作为证据

录音能否作为刑事案件的直接证据刑事立案前能否传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立案前的笔录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法律分析:可以。询问笔录,又称“询问证人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容所作的文字记录。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刑事诉讼法》、《高检规则》等规定,询问笔录要如实地、完整地记载证人、被害人...查看全文

治安案件讯问笔录能否作为刑事证据

一、治安案件讯问笔录能否作为刑事证据      违法行为涉及到犯罪的,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可以用为刑事案件的证据之一,但不能作为...查看全文

刑事案录音能否作为证据?

刑事案录音作为案件证据需经查证属实,可作为立案依据,其他证据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陈述、供述、鉴定意见、电子数据等也可作为立案依据,但侵害他人身体或违法所得证据不可作为案件事实依据。...查看全文

批捕阶段的笔录能否作为定案证据

法律分析:批捕阶段的笔录如果属于合法证据的,一般可以作为定案证据。但只有笔录,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笔录,应当予以排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哪些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辨认笔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 2、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3、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 4、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查看全文

录音能否作为刑事案件的直接证据

法律解析: 如果录音能够单独直接,无需经过推理过程说明案件主要事实就可以作为直接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查看全文

录音能否作为刑事案件的直接证据

法律分析: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应当满足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录音能否作为刑事案件的直接证据

法律解析: 如果录音能够单独直接,无需经过推理过程说明案件主要事实就可以作为直接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查看全文

手机录音能否作为刑事案件证据

法律分析:   手机电话通话录音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使用。   电话通话录音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类别--视听资料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合法的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查看全文

询问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法律中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属于证据,主要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询问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容所作的文字记录。...查看全文

询问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法律分析: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法律中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属于证据,主要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询问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容所作的文字记录。《刑事诉讼...查看全文

询问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法律分析:一、询问笔录能否作为证据1、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法律中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属于证据,主要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询问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查看全文

报警后做出的笔录能否视为立案?

报警做笔录不等于立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会根据报警人提供的情况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根据刑事诉讼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相关机关报案或举报。被害人也有权利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或控告侵...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哪些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辨认笔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1、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2、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3、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4、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哪些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中有以下情形的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1、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 2、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3、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 4、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哪些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辨认笔录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作为定案根据:1、由侦查人员主持;2、辨认前不让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3、个别进行辨认活动;4、辨认对象与其他类似对象混杂或数量符合规定;5、不给辨认人明显暗示或指认嫌疑;6、符合规定且真实可信。...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哪些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法律分析: 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辨认中给辨认人明显暗示或者明显有指认嫌疑的,都不可以作...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哪些辨认笔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法律分析: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辨认中给辨认人明显暗示或者明显有指认嫌疑的,都不...查看全文

能否将庭审笔录中的自认作为另案的证据?

庭审笔录作为证据的证明力需根据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具体分析,不能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推定出的事实、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的事实、有效公证文...查看全文

能否将聊天记录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诉讼证据需要具备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然而,由于虚拟身份和易修改性等原因,微信聊天记录的证据效力较低。在提交法院前,必须符合证据要求,并根据具体案件在律师的协助下及时有效地收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