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条款不明确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续约补救,订立新的补充协议以弥补不足;二是通过合同解释或交易习惯补救,根据合同条款解释或根据交易习惯确定。根据《民法典》第511条的规定,对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和履行费用的约定不明确时,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或合同目的来确定。
对于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合同的处理方式有两种途径:
一、续约补救。
合同当事人之间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订立新的补充协议以弥补原合同的不足。我国《民法典》就补充协议的次数并没有任何的限制,而设置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保障合同得以更好履行,因此,只要当事人达成共识,订立多少合法的补充协议都是法律允许的。
二、合同解释或交易习惯补救。
合同的当事人之间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时,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事项做符合合同本意的解释;没有相关条款时,依据已有的交易习惯进行确定。
其次,《民法典》第511条对依照510条的规定不能确定的约定不明情况,分6项具体内容规定:
一、对质量要求不明确的。
先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没有时,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标准。
二、对价款或者报酬约定不明确的。
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除此之外,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价格履行。
三、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
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对履行期限不明确的。
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有一个限制,就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对履行方式约定不明确的。
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需要当事人各方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来履行,最终还是要更好地实现合同目的。
六、对履行费用的负担约定不明确的。
由履行义务的一方负担,这也是合同履行中的惯例。
延伸阅读
结语:在处理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合同时,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通过续约补救,当事人可以达成一致意见,订立新的补充协议来弥补原合同的不足。在我国,《民法典》并未对补充协议的次数做出限制,只要当事人达成共识,订立合法的补充协议是被法律允许的。二是通过合同解释或交易习惯补救,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根据合同条款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事项进行符合合同本意的解释;若无相关条款,则依据已有的交易习惯来确定。此外,《民法典》第511条还对依照510条规定无法确定的约定不明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质量要求、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以及履行费用的负担等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五十一条 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租赁合同中违约金条款不明确如何处理?

违约金的标准应当与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相当,过高或过低都可调整。合同未约定的内容可根据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质量要求不明确按国家、行业或通常标准履行,价款不明确按市场价格执行。履行地点、期限、方式不明确时,按约定或有利于实现合同目...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时应当如何处理

合同中有一些不清楚的条款,可以重新约定,或者依据法律规定处理。原则上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履行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履行;如果履行方式不明确,应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选择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等。...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时应当如何处理

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当事人应当明确、具体。如无条款或条款不明,可进行补充,但无法达成补充协议,需按国家强制性标准履行。...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时应当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合同中约定不明的条款,可以重新约定,或者从法定规定。原则上应按法律规定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权人可以随时请求履行;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双方订立的合同,采用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等。法律...查看全文

合同中条款不明确怎么处理

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约定应当明确、具体、方便,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缺乏合同条款或者合同条款不明确的情况。此时可以补充合同,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质量、价格、履行地...查看全文

合同价款约定不明确该如何处理

合同价款约定不明确时,可以协商补充约定,如无法达成协议,则按照交易习惯或履行地市场价格执行。如果法律规定应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则按规定执行。...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的如何处理

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的处理方式是,当事人可协议补充;达不成协议的,则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例如是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则债务人可随时履行,债权人可在给对方合理的准备时间后,随时要求对方履行。【本...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约定利息不明确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中,当事人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当事人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约定利息不明确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借款合同中,当事人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当事人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约定利息不明确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借款合同约定利息不明确的处理:视为不支付利息。如果起诉后出借方主张有口头约定利息的情况,出借方则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予以证实,如果出借一方能提供相关的证据予以证实,则应当认为双方是有利息约定的,如果不能提供相关的证据或者...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不明确,如何依法维权

合同没有约定价格发生纠纷时的处理方法:可以补充协议、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价格,无法确定则按照履行地市场价格履行,或依法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和第五百一十一条提供了相关法律依据,对质量、价款...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不明确时应如何履行

合同条款不明确时,当事人首先应就不明确的条款予以协议补充,以使合同条款明确可履行。如协议补充后仍不能明确的,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予以明确,具体包括:质量要求的明确、价款的明确、履行地点的明确、履行方式的明确和屡行费用的明确。...查看全文

合同价款处理方式未明确,如何确定?

根据买卖合同法,当事人未约定合同价款时,可以协商补充;如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若无法确定价款,则按照履行地市场价格执行;若存在法定或政府定价,按照规定履行。...查看全文

合同约定不明确如何处理呢

合同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有:1、由当事人协议补充,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自由决定合同内容。对于合同缺失的其他内容,首先要考虑当事人的共同真诚,由当事人协议补充;2、根据合同有关规定或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不明确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不明确按照没有利息处理。当事人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六...查看全文

约定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如何履行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查看全文

合同中履行条款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合同中履行条款约定不明的处理: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合同中履行条款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合同中履行条款不明确的处理: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约定。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履行期限不明确,则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查看全文

合同中未明确付款期限,如何处理?

买卖合同中未约定付款期限时,双方应协商一致。如协商失败,可按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支付时间。如合同有交付期限,可视为支付期限。按民法典规定,买家未支付价款构成违约,卖家可要求支付价款和滞纳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地点不明确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对具体的工作地点作出约定。工作地点是劳动者从事工作、进行生产的地方。法律并未禁止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因此,除非劳动合同有其他违法约定,或者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