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控制人认定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归属情形。实际控制人是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不一定是股东。根据相关法规,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条件包括控制股份表决权、决定董事会成员选任、决定财务经营政策等。控制权的归属情形包括持股比例、实际支配股份表决权、对董事会选任的影响力等。在改制过程中,实际控制人变更会影响业绩计算和股票发行,建议在征求保荐机构意见后采取行动。
一、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的?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对于实际控制人的规定散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两个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归结而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并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由于改制过程中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将导致业绩连续计算的中断,严重影响公开发行股票进程,因此,请公司在改制时及时征求保荐机构意见后再采取相应举动。
二、控制权的归属情形有哪些?
关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归属,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一)投资者为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二)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三)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四)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结语:综上所述,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持股比例、表决权实际支配能力、对董事会成员选任的决定权、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决定能力等方面。在公司改制时,应及时征求保荐机构意见,避免实际控制人变更导致业绩连续计算中断,从而影响公开发行股票进程。另外,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控制权归属情形主要包括持股比例、实际支配股份表决权能力、对董事会选任的决定权、对股东大会决议的影响等方面。因此,在公司治理和改制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控制权的归属情形,以确保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七十八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五节 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第一百二十一条 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实际控制人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是指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而不仅仅是公司的股东。根据法律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持有股份占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实际控制人

法律分析:认定为实际控制人应当该公司的股东,所持股份、表决权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是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对公司的重大决议拥有重大表决权的;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政策;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查看全文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

股权转让变更实际控制人的认定 股权转让变更的认定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股权转让使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增加对公司的持股,或者扩大可控股票的表决权。一旦达到上述标准,他们将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并成为公司...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的

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如下: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3、通过单独...查看全文

企业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一、企业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认定标准是: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而在证券、基金领域,对实际控制人的定义,可能包含了公司的股东。简而言之,...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公司实际控制人

(一)《公司法》对实际控制人的界定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控股股东是与实际控制人不同的概念。根据《公司...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认定实际控制人

法律分析:刑法规定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其范围应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对贪污动产来说,客观上要求行为人非法占有动产即构成犯罪既遂,而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不动产,如何认定犯罪既遂,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查看全文

企业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对于法人居民的认定,各国有不同的标准:(1)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即依法人在何国注册成立来判断法人纳税居民的身份。(2)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即法人的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设在哪个国家,该法人即为哪个国家...查看全文

企业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

(一)《公司法》对实际控制人的界定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控股股东是与实际控制人不同的概念。根据《公司...查看全文

企业实际控制人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对于法人居民的认定,各国有不同的标准:(1)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即依法人在何国注册成立来判断法人纳税居民的身份。(2)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即法人的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设在哪个国家,该法人即为哪个国家...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认定实际控制人

法律分析:刑法规定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其范围应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对贪污动产来说,客观上要求行为人非法占有动产即构成犯罪既遂,而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不动产,如何认定犯罪既遂,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权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对于实际控制人的规定散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两个...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权怎么认定?

律师分析: 证监会在实践中扩大了实际控制人的内涵,将实际控制人界定为拥有公司控制权的人,不再受“不是公司的股东”的限制。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的理解和适用——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认定原则

实际控制人是指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不一定是公司股东。公司控制权的人可以通过直接持有股份或投资关系、协议等方式对股东大会产生重大影响或实际支配公司行为。...查看全文

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标准及其重要性。实际控制人是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不一定是股东。控股股东直接持有股份,而实际控制人通过投资关系等方式控制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包括控制股份超过最大股东、控制股份达到或超过30%、能决定董事会...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人法规上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所以有公司控制权的人是指通过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或者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或者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足以对股东大会的...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人法规上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所以有公司控制权的人是指通过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或者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或者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足以对股东大会的...查看全文

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控股股东是与实际控制人不同的概念。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控股股东,...查看全文

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负责人,分公司没有法定代表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分公司不能申请破产以及独立申报债权,签订合同也需要总公司的授权才能进行。法律依据:《公司法》第十三条_x000D_ 公司法定代...查看全文

分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总公司派来管理分公司的负责人。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总公司通过在分公司设立负责人来管理分公司,其就是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