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规定不缴纳养老保险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否则将受到处罚。个人也有义务参加养老保险,不得拒缴。养老保险缴纳比例根据单位性质和个人情况而定。养老保险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得不交。
我国《劳动法》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只要用工,都需要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用人单位不交养老保险属于违法行为,会有相应处罚。
我国《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不交养老保险和代扣代缴社会保费的,劳动保障部门或税务机关会责任限期缴纳,在限期内仍不缴纳的,除了需要补缴欠缴费用外,从欠缴之日起,还需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人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养老保险费、滞纳金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个人不交养老保险可以吗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消费者本人就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有的甚至和单位签订不缴纳的合同,直接将养老保险的缴费计入工资。这样的行为可以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和在华就业的外国人都有履行缴纳社保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是“应当”,用人单位是代扣代缴单位。如果职工不参保,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也建议缴纳养老保险。在我国,只要连续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后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很大程度上解决老年生活的物质需求。
养老保险交多少
既然不允许不交养老保险,那么养老保险应该缴纳多少呢?
如果您是用人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由公司和个人共同缴纳,其中外资单位缴纳20%,省属单位缴纳18%,私企单位缴纳12%,职工个人缴纳8%。
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一般根据当地的社保缴费基数来确定,可按照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基数的40%-100%进行选择。当地社保局也会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设置档次,个人可选择合适的档次来缴纳。
养老保险既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参加的义务,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允许不交养老
延伸阅读
结语:保险。根据我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交养老保险属于违法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个人也有义务参加养老保险,无论是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都应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费用。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各自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养老保险的缴纳不仅是一种法律义务,更是为了保障个人的老年生活需求。因此,必须认真履行养老保险的缴纳义务,共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反行贿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行贿5万的处罚:行贿国家工作人员5万构成行贿罪,可能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廉洁性和正常经济活动)、客观(给予财物或回扣手续费)、主体(一般主体)和主观(明知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查看全文

违反规定调岗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无权强制调岗,因为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任何调岗行为都应该经过与劳动者的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劳动合同的变更。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持一份。因此,如果公司未经与劳动者...查看全文

违反规定不给加班费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加班不支付加班费违法,违反劳动法规定。加班费应按照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至300%计算,根据加班时间和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加班工资高于正常工资,补偿劳动者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劳动法》明确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查看全文

违反保密协议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违反保密协议可能产生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保密协议是受法律保护的,违反者应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包括盗窃、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等行为,可能导致拘役或有期徒刑。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类似问题。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查看全文

不赡养老人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如果法院做出判决,子女仍然不履行判决,父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子女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且情节严重,法院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定罪为拒...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未签劳动合同的公司或企业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可要求单位支付入职2-12个月的双倍工资,并要求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工作不满半年半个月工资,超过半年或满一年一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违反发票管理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发票金额大于付款金额违法,违规开具发票的开票方和受票方都违法。发票金额应根据货物销售或劳务服务的金额开具,购买单位应根据发票金额支付货款或服务费,发票金额与实际付款应一致。...查看全文

违反公司机密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泄露公司机密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违法行为,无论是否构成犯罪,都会面临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泄露公司机密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公司有明确规定机密范围的规章制度,并授权员...查看全文

违反合同中不得转让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合同转租需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租金不得高于原租金。合同签订后可变更内容,需符合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但不消除原合同。未写明转让的合同默认可转让,除非合同性质、约定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债权人转让权利需通知债务人,未通知无效,通知不可...查看全文

违反买卖合同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买卖合同纠纷一般不触犯刑法,但涉及诈骗且数额较大时会面临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签署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一天不去上班,无需交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除非接受过单位专项培训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否则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单位即可解除合同,无需赔偿和违约金。...查看全文

违反假冒伪劣产品规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罚款标准和刑法规定,以及确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罪与非罪的情节。销售金额不同的假冒伪劣产品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而确定罪与非罪的情节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造成...查看全文

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竞业限制协议的主旨是合法有效,需要满足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确定且不违法。本案中,涉案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且合法有效,被告未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此外,竞业限制协议中经济补偿的数额标准...查看全文

违反保险规定会带来哪些后果?

欺诈骗取社会保险待遇将面临严厉处罚,包括退还骗取的保险金并处罚款,以及可能面临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财产没收,根据骗取金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违反规定更改房产证名字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私自改房产证名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刑事责任追究;房产证丢失会导致房屋无法买卖、抵押,无法进行继承和转赠,以及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查看全文

违反合同规定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合同欺诈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者应负刑事责任。欺诈合同可申请撤销,过错方需赔偿损失;如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实施合同诈骗者将受刑法制裁。根据《民法典》148条,被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其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查看全文

避免税收违规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逃税行为及其危害性。逃税者和帮助他人逃税者将面临刑事处罚的风险。避税与逃税有原则性差别,合理避税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税法漏洞减轻税负,而逃税漏税则是非法行为。合理避税的手段包括利用税率或估算方法减少纳税以及拒绝购买含税商...查看全文

违规驾驶会带来哪些风险

无证驾驶的后果及是否会被拘留。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无证驾驶机动车将面临罚款和拘留处罚。罚款金额为200元至2000元,并可同时拘留不超过15日。然而,如果驾驶证未随身携带、不执行行政拘留或提交申请书免于拘留(需获得批准),则可...查看全文

违反失业保险规定会带来哪些后果

骗取失业保险金的后果及处罚:骗取失业保险金需退还,严重情节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不符合条件者需退还,严重者罚款1倍至3倍;法律依据为《失业保险条例》第28条。...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法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合同,劳动者继续履行合同,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