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在法律上的界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全部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全部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在挪用公款案件中,行为人通常会在帐面上留下痕迹。
延伸阅读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的法律界定及其影响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是刑法中的两个重要罪名,其法律界定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贪污罪是指公职人员在职务上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指公职人员在职务上滥用职权,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界定主要依据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以及是否构成犯罪的要件。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定性将直接决定其所受到的法律责任和刑罚。同时,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定性也对社会治理和公共信任产生重要影响,能够维护公平正义,增强法治意识,提升社会公信力。因此,准确界定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法律界限及其适用条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在于,前者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全部权能,而后者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并不准备归还,而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在挪用公款案件中,通常会在帐面上留下痕迹。准确界定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法律界限及其适用条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在法律上的界定是什么?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是两种具有不同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贪污罪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四种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两者的界限在一般情况下容易划分,但在特殊案件中可能发生混淆。贪污罪要求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而挪用公...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主体的不同。贪污罪涉及复杂客体,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单位相关人员以不同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侵占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贪污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主体。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财产所有权,主体可以是公司职工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的犯罪,具...查看全文

受贿罪与贪污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受贿罪是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谋取利益,贪污罪是利用职务便利直接占有单位或公共财物。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是:绑架罪是控制他人后要求亲属付财物,抢劫罪是当场劫取财物。...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在主观和客观行为上的区别。贪污罪具有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为目标的客观行为,而滥用职权罪则通常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其客观行为是通过超越职权或不适当行使职权导致严重损失。因此,贪污罪比滥用职权罪更容易定罪。...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区别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在于目的和主观心理。贪污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而滥用职权罪一般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此外,贪污罪是由直接故意构成,而滥用职权罪对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非直接故意所致。...查看全文

关于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区别是什么

关于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区别是:1、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主观心理状态下,贪污罪是直接故意构成的,滥用职权罪对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非直接故意造成的;2、主观目的上,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滥用职权罪一般不具...查看全文

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 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全部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与贪污罪在法律上的界定及区别

挪用公款和贪污罪的区别及转化条件:挪用公款罪以非法占用为目的,行为手段为擅自私用公款,对象仅限于公款;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手段为侵吞、窃取等非法手段,对象包括公款和公物。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需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如...查看全文

关于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有什么区别?

律师分析: 贪污罪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虽然都可由国有公司人员构成,但存在明显区别: 1、是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主观心理状态上,贪污罪是由直接故意构成,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对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非直接故意所致; 2、是在...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职务犯罪的界定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从事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犯罪行为,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规章。贪污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类型,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贪污罪只能涉及行为人直接管理的财物,若与其他管理人员勾结共同占...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与贪污数罪并罚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一、数罪中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二、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三、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不超过二十年。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与贪污数罪并罚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一、数罪中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二、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三、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不超过二十年。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有什么区别

关于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区别是:1、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主观心理状态下,贪污罪是直接故意构成的,滥用职权罪对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非直接故意造成的;2、主观目的上,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滥用职权罪一般不具...查看全文

贪污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在于主观心理状态、主观目的和客观表现上。贪污罪是直接故意的非法占有公共财产,而滥用职权罪通常是超越职权或不适当行使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严重损失。当共同实施的“内外勾结型”贪污时,需将其评价为共同贪污。而如果国...查看全文

贪污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及司法解释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区别如下: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滥用职权罪一般无非法占有目的;贪污罪是直接故意构成,而滥用职权罪对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非直接故意所致。...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能否够数罪并罚

法律解析: 应实行数罪并罚。数罪,指一人犯几个罪。各国刑事立法规定构成数罪的时间界限有所不同:有的规定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有的规定在判决确定以前,还有的规定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中国刑法规定,在判决宣告以前犯几个罪的是数罪,但判决宣...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能否够数罪并罚

法律分析: 应实行数罪并罚。 数罪,指一人犯几个罪。各国刑事立法规定构成数罪的时间界限有所不同:有的规定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有的规定在判决确定以前,还有的规定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中国刑法规定,在判决宣告以前犯几个罪的是数罪,但判...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能否够数罪并罚?

律师分析: 应实行数罪并罚。数罪,指一人犯几个罪。各国刑事立法规定构成数罪的时间界限有所不同:有的规定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有的规定在判决确定以前,还有的规定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中国刑法规定,在判决宣告以前犯几个罪的是数罪,但判决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