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对象是谁?

律师回答
摘要:自首是犯罪嫌疑人基于对犯罪行为的认识,主动接受司法机关追究的一种法律行为。自首对象包括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以及个人和单位。犯罪人在农村还可以向乡、权政府及其治保组织投案。城镇的无业居民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了向机关投案,还可向亲属、父母所属的机关投案。犯罪人还可以向执行职务以外的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投案。但如果这些个人无法告知司法机关或可能帮其掩盖罪行,就不算投案。
自首是犯罪行为人基于对所犯罪行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认识,主动接受司法机关追究的一种法律行为。自动投案的对象是有关机关和个人。这里的有关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公、检、法的派出机构;公、检、法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犯罪人所属的国家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如果在农村,包括犯罪人所属的乡、权政府及其治保组织。城镇的无业居民、未就业的未成年人犯罪的,除了向司法机关、所在街道组织投案外,还可向其亲属、父母所属的机关、单位投案。犯罪人除了向以上有关机关投案外,还可以向某些个人投案。这些“个人”主要指执行职务以外的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农村,“个人”主要指基层党政干部,如党支部书记、村长、村治保主任等。但是,如果这些“个人”根本不可能将其犯罪告知司法机关,甚至可能帮其掩盖罪行的,就谈不上投案。
相关法律知识:
犯罪嫌疑人可以向以下单位或个人投案自首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单位。
(3)、城乡基层组织。
(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延伸阅读
自首的对象是谁?- 揭秘自首行为的主体
自首的对象通常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他们主动向司法机关或执法部门坦白自己的犯罪行为,并表示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自首行为的主体可以是各种犯罪分子,无论其身份、职业或社会地位如何。自首可能是出于内心的悔过和对犯罪行为的认识,也可能是为了获得从轻或减轻刑罚的可能性。自首行为在刑事司法中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和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免于惩罚。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自首的真实性和时机等因素,综合考虑对自首者的处理和判决。
结语:自首是犯罪行为人基于对所犯罪行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认识,主动接受司法机关追究的一种法律行为。自动投案的对象包括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以及犯罪人所属的单位和组织。在农村,还包括乡、权政府及其治保组织。城镇的无业居民、未就业的未成年人犯罪的,除了向司法机关、所在街道组织投案外,还可向其亲属、父母所属的机关、单位投案。犯罪人也可以向执行职务以外的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投案。但若这些个人无法告知司法机关或可能帮其掩盖罪行,就不能算作自首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犯罪嫌疑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及相关负责人投案自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三十一条 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一)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三)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
(四)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首对象应该是谁

法律分析:自首的对象一般为国家机关及有关个人,一般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等。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关于自首对象的列表

本文讲述了自首的条件和管制刑罚的执行方法。自首必须具备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和投案彻底性三个条件。而管制刑罚的执行方法包括公安机关依靠群众监督执行、委托犯罪分子所在单位或保卫部门协助执行和向犯罪分子所在单位或有关群众宣布犯罪事实、管制...查看全文

自首和特殊自首的适用对象范围

自首适用于所有犯罪行为,但特殊自首只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一般自首需要满足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条件,而特殊自首还需要满足特别自首的主体和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两个条件。...查看全文

可供自首对象有哪些

法律分析:可供自首对象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可供自首对象有哪些

法律解析: 可供投案自首的对象有:(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2)其所在单位;(3)城乡基层组织;(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自首对象和范围介绍

犯罪后自首可获轻罪处理,包括向单位、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负责人自首。自动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自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即属自首,可减轻处罚。对犯罪较轻者免除处罚。主动报案、未逃离现场且在询问时供出事实也算自首,可获从轻处理。...查看全文

可供自首对象有哪些

法律分析:可供投案自首的对象有:(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2)其所在单位;(3)城乡基层组织;(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查看全文

可供自首对象有哪些?

律师分析: 可供投案自首的对象有:(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2)其所在单位;(3)城乡基层组织;(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特殊自首与一般自首适用对象不同

一般自首适用于人身自由未受到剥夺、存在投案条件的所有犯罪人;特殊自首仅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特殊自首则适用于犯有对公司和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的特定犯罪人。一、怎样认定...查看全文

可供投案自首的对象有哪些

法律分析:可供投案自首的对象有:_x000D_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_x000D_ 2、犯罪分子工作的所在单位;_x000D_ 3、犯罪分子居住地、或户籍地的城乡基层组织;_x000D_ 4、以上单位的有...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的对象范围有哪些?

本文讲述了自首的对象和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自首标准包括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前经盘问教育主动交待罪行的、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直接投案或委托他人代为投案的、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以电信投案的。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自...查看全文

赡养的对象是谁?

律师分析: 法定赡养义务的对象是成年子女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以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查看全文

虐待罪的对象是谁?

虐待罪的犯罪对象为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成员。虐待行为包括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迫害家庭成员,必须具备情节恶劣才能构成犯罪。虐待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被害人需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虐待罪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查看全文

脱逃罪的对象是谁?

脱逃罪是指犯罪分子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包括犯罪主体为正在服刑或被逮捕的犯罪分子,侵犯客体为司法机关的管理秩序,故意为主观要素,而从监禁场所或押解途中脱逃为客观表现。...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对象是谁?

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产,而不是非法利益。同时,该罪行的对象也不应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诈骗10万属于诈骗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改变用途致不能还款,不构成贷款诈骗罪。...查看全文

寻求调解的对象是谁?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仍可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包括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调解是双方自愿协商,在上诉期内调解成功可取代判决书。法院应关注当事人和公众意见,民事权利可随时调解。当事人可在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上协商,实现平和解决纠纷。民事调...查看全文

行政追偿的对象是谁?

行政侵权是指行政主体不法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而依法必须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 行政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1.侵权主体。即要明确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主体范围。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我国行政侵权赔偿的主体是行政主...查看全文

不能假释的对象是谁?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1)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累犯不得假释。(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查看全文

申报纳税的对象是谁?

下列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代征人应当按期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委托代征税款报告。(一)依法已向国家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包括:1、各项收入均应当纳税的纳税人;2、全部或部份产品、项目...查看全文

合同保证的对象是谁?

保证合同是明确约定的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协议,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代为履行或连带责任。保证合同形式包括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约、与债权人、主债务人共同订立合同,以及保证人单独出具保证书。...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姜珊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6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