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情形有哪些?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和离职回避四种情况。
(一)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二)地域回避:是指公务员不得在自己成长地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包括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但自治县县长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三)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涉及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
(四)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二、公务员回避的形式有哪些?
申请回避和主动回避。
《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公务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本人应当申请回避;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其他人员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
机关根据公务员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经审查后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也可以不经申请直接作出回避决定。
三、公务员任职回避程序
(一)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所在机关提出回避建议。
(二)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并提出回避意见报任免机关。在报任免机关决定前,应当听取公务员本人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三)任免机关作出决定。需要回避的,予以调整。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公务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本人应当申请回避;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其他人员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回避制度有哪些情形

法律解析: 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适用范围,申请回避和作出决定的程序等内容组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查看全文

回避制度有哪些情形

法律解析: 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适用范围,申请回避和作出决定的程序等内容组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查看全文

回避制度有哪些情形

法律分析: 回避制度有以下情形: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3)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4)是本案当事...查看全文

回避制度有哪些情形?

律师分析: 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适用范围,申请回避和作出决定的程序等内容组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查看全文

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一、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回避的法定情形如下: (1)本次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需要回避; (2)与本次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3)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影响审判公正的关系的,需要回避。 二、回避制度中...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三种形式

根据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启动主体不同,公务员回避的方式有三类: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及决定回避。      1.自行回避。自行回避,是指公务员认为自己与处理的公务具备法...查看全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回避的两种情形是

法律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回避的两种情形是:本人主动回避和利害关系人申请回避。公务员执行公务时,如涉及本人利害关系或者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本人应当申请回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的情况有哪些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和离职回避四种情况。 1、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查看全文

仲裁员的回避制度有哪些

法律解析: 有以下情形之一,必须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查看全文

仲裁员的回避制度有哪些?

律师分析: 有以下情形之一,必须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规定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任职也有回避制度.第六十八条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规章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任职也有回避制度.第六十八条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查看全文

公证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公证员不参加办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第17条规定,公证员不许办理本人、配偶或本人、配偶的近亲属申请办理的公证事务,也不许办理与本人或配偶有利害关系的公证事务。当事人有申请公证员回避...查看全文

公证员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公证人员应自行回避的情形包括:1、是公证事项当事人或其近亲属;2、与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影响公证结果;3、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办证的正确性。...查看全文

公证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1、是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2、与本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是指办理公证事项的结果与公证人员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响。3、与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正确办证的。...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标准的回避范围?

律师解答: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标准的回避范围?

法律解析: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标准的回避范围?

法律解析: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公务员回避制度解读

公务员回避制度 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 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查看全文

仲裁员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仲裁员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或者与案件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