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二审程序是否能进行书面审理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中,只有在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事实核对清楚且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下,才可径行判决、裁定。这表明“径行判决、裁定”不能等同于“书面审理”,因为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已超出书面审理范围。《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了二审法院的审理方式,可以在本院或案件发生地进行审理。
在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中,只有在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才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这里所说的“径行判决、裁定”的前提条件包括:
1、阅卷和调查;
2、询问当事人;
3、事实核对清楚;
4、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
其中,调查、询问当事人就已经超出了书面审理的界限,这些内容显然比单纯的书面审理要复杂得多。
因此,“径行判决、裁定”是不能和“书面审理”划等号的。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审理方式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延伸阅读
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书面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书面审理的可行性研究》是对目前普遍采用的法庭审理方式进行探讨的一项研究。传统的法庭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可能会提高效率并减少成本。本研究将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分析,探讨书面审理在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中的可行性。研究将重点关注书面审理对当事人权益保障、证据审查、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为法律界和司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推动司法改革和提高审判效率做出贡献。
结语:在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中,径行判决、裁定需要满足一系列前提条件,包括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事实核对清楚以及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这些步骤超出了书面审理的范畴,因此不能将径行判决、裁定与书面审理等同起来。对于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中采用书面审理的可行性,需要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关注当事人权益保障、证据审查、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推动司法改革和提高审判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四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当事人认为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案件二审审理程序

民事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包括: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发回重审。...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是否需要进行全面审查?

民事诉讼二审是对一审判决和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双重审查,不是全面审查。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审查上诉请求的事实和适用法,组成合议庭审理。如无需要,可不开庭审理,不提新事实、证据或理由。...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审理程序概述

民事案件的二审审理期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三十日或三个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二审期限为三个月,但特殊情况可延长;对裁定的上诉案件,二审期限为三十日。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被认定为终审。...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书面审理的条件

书面审理是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审理方式,只需审理书面材料而无需开庭。而在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中,必须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方可决定是否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二审程序是否需要进行庭审?

二审不必必须开庭审理,具体规定如下: 1、民事诉讼法:合议庭认为无新事实、证据或理由,可不开庭审理; 2、刑事诉讼法:被告人对第一审事实、证据提出异议、死刑案件、检察院抗诉、其他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应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3、决定...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二审可以书面审理吗

刑事案件二审书面审理的条件 书面审理指的是上诉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不直接传唤有关诉讼参与人到庭,对案情不直接进行调查,只审查原审上报的案卷材料便作出裁决的一种审理方法。反之,凡是要传唤有关诉讼参与人到庭或直接进行调查才作出裁决...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是全面审查吗

本文讲述了再审案件的审理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解释》第四百零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的,不予审理;符合另案诉讼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因此,再审案件不是全面审理,...查看全文

刑事二审案件如何进行审理?

1、二审法院就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2、对于上诉案件,一般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认定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没有变化,证据充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开庭审...查看全文

是否进行二审自诉刑事案件庭审?

刑事二审根据法律规定,通常不需要开庭审理;但如果符合法律规定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人民法院会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会进行被告人的讯问,并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于上诉、抗诉案件,第...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程序与一审审理方式相同吗?

民事案件二审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上诉权和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而设立的程序。第二审程序是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也称为上诉审程序。二审流程包括立案、证据交换、开庭、调解、合议庭裁决和宣判等环节。合议庭根据案件情况作出裁决,可以...查看全文

民事发回重审案件审理程序?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将案件发回重审的,法院重审的流程按一审的程序进行审理: 1、法院受理重审案件,但负责审判的审判人员不得是原审判的人员,要另外重新组织合议庭。 2、法院对重审的案件也可以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解决的,法院就会...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书面审理的规定

普法内容      民事二审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书面审理。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对于二审案件,应当开庭审理,对于下列的二审案件,可以进行书面审理:&...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是否必须进行开庭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明确了民事二审是否必须开庭审理的情况,包括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民事二审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提起上诉,引起第二审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程序。...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

法律分析:刑事二审流程:1、法庭调查阶段,审判人员宣读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后,上诉案件由上诉人或者辩护人先宣读上诉状或者陈述上诉理由,抗诉案件由检察员宣读抗诉书;既有上诉又有抗诉的案件,先由检察员宣读抗诉书,再由上诉人...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程序?

律师分析: 一、一审程序:(一)原告起诉(二)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三)被告在十五日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四)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五)法庭调...查看全文

二审刑事案件不进行开庭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死刑案件、抗诉案件以及其他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如决定不开庭审理,法院将讯问被告人并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怎么审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二审程序的审判规则:_x000D_ 1、二审法院应就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_x000D_ 2、对于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或被告人...查看全文

一审民事案件二审是否可能推翻?

民事二审推翻一审的可能性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一审判决有证据不足,推翻的几率较大。根据《民事诉讼法》,二审法院会根据事实清楚、法律正确与否来处理上诉案件,可能驳回上诉、改判、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发回重审。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判...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再审程序

律师分析: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并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规定的,裁定再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再审程序

法律分析:   民事再审程序如下:   1、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   2、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