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优点

律师回答

以商品或劳务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扣除已征税款制度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讲,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劳务,下同)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因此叫增值税。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商品的增值额十分繁杂,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根据增值税的计-税原理,采取抵扣已征税款办法计算征收增值税。具体做法是:以商品销售额为计-税依据,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商品应负担的增值税额,然后扣除为生产商品所耗用外购物资(如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在以前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扣除后的余额为企业应纳税额。

增值税的主要特点是:

(1)由企业主缴纳。

(2)分阶段征收,增值税在商品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向企业主征收。

(3)税收负担由商品最终消费者承担。虽然增值税是向企业主征收,但企业主在销售商品时又通过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下一生产流通环节,最后由最终消费者承担。

(4)实行扣除已征税款制度。在计算企业主应纳税款时,要扣除商品在以前生产环节已负担的税款,从世界各国来看,一般都实行凭购货发票进行抵扣。

(5)实行比例税率。

(6)实行价外税制度,销售价格中不包含增值税税额。

增值税的主要优点是:

(1)能够避免重复征税,充分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以往按商品销售收人全额征收的流转税(如工商统一税、产品税),商品每经过一个生产流汇环节,就要按其销售收人全额征收一道流转税。由于不能扣除已征税款,所以同一种商品,经过生产流通环节少的总收负担就比较轻;经过生产流通环节多的,税收负担就重。从企业角度来看,全能厂生产出的商品,从原材料到法经商品生产流通环节少,因此税负比较轻;专业厂生产商品,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最终商品,需要经过几个甚至更多的厂家,生产流通环节多,因此相对来说税负比较重。实行增值税后,商品在以前生产流通环节所缴纳的税款能够得到抵扣,不论商品经过多少生产流通环节,它所负担的增值税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能够做到税负公平。因此,增值税一般被认为是中性税种,能较好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有利于企业间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使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达到最佳配置。

(2)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为了使出口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即把出口产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所缴纳的税款在产品出口时全部退还给出口单位,使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人国际市场。增值税实行了扣除已征税款制度后,商品的税率真正体现它的税负,按照税率退税,能使税款退得干净、彻底,不会出现多退或少退的现象。这样既鼓励了产品的出口,又不会使国家财政遭受损失。对进口产品,也要按增值税税率征收一道增值税,这样可以使进口产品负担和国内产品相同的税负,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3)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收入。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前实行的工商统一税、产品税,商品所负担税款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它所经过生产流通环节的多少;另一方面,当企业间实行联合时,税收收入就会相应减少。实行增值税后,税收征管比以前更加严密,税收收入也不会因商品流通环节变化和企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波动,有利于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销售、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增值税的优点

以商品或劳务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扣除已征税款制度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讲,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劳务,下同)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因此叫增值税。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商品的增值额十分繁杂,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根...查看全文

增值税的优点有哪些方面?

增值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由于增值税应用了税款抵扣制,对纳税人征税时,允许纳税人抵扣购买货物和劳务时已支增值税付的增值税税款,避免了阶梯式征税可能造成重复征税的弊端,使同一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具...查看全文

增值税有什么优点

法律分析:增值税有以下优点:_x000D_ 1、地域性突出,即征收的地域仅限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取得的增值收益;_x000D_ 2、征收范围清晰明确,即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查看全文

增值税的特点及优点是什么

以商品或劳务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扣除已征税款制度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讲,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劳务,下同)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因此叫增值税。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商品的增值额十分繁杂,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根...查看全文

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的优缺点分析

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在适用范围、税收优惠幅度、税收管理要求和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增值税零税率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允许抵扣进项税额,按月退税;而免税适用于特定地区或行业,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需备案申报。增值税零税率制定普遍性要求,而免税则...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点多少

目前中国在征税上实现了营改增变革,将营业税变为增值税,减轻了我国经营者的征税负担。增值税的征税计算方式和原来实行的营业税不同,计算方式是用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相信读者朋友对此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各位读者朋友们知道增值税的税点是怎样计...查看全文

增值税发票税点

法律分析:1、小规模的公司,一般地区注册资金要求是3万(如果是一人有限公司、独资的要10万);2、小规模开具的税的税点是3%,一般纳税人的税点是17%;3、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17%专用发票给客户。如果需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查看全文

增值税几个点

法律分析:个人出售住房根据住房的性质及出售人持有住房的年限确认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其中,住房分为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持有年限以2年作为分界线,增值税税率有所不同。上海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的税率标准:1、普通住宅。若不...查看全文

增值税几个点

法律分析:个人出售住房根据住房的性质及出售人持有住房的年限确认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其中,住房分为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持有年限以2年作为分界线,增值税税率有所不同。上海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的税率标准:1、普通住宅。若不...查看全文

增值税的特点

增值税的主要特点是:      1、分阶段普遍征收,税基广泛。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劳务提供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商品增值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向纳税人普遍征收。...查看全文

增值税优惠规定?

律师解答: 将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来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查看全文

增值税优惠规定?

律师解答: 将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来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点怎么算

法律分析: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货物范围和抵扣进项税额规...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点是多少?

增值税发票税点一般在17%左右,但具体税率根据不同行业而异。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税率有17%、13%、11%和6%等。普通发票和进口商品增值税发票也有不同税率,如4%、6%、13%和17%。税率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商品或服...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点怎么算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货物范围和抵扣进项税额规定。从20...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点怎样算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货物范围和抵扣进项税额规定。从20...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点如何算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有哪些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货物范围和抵扣进项税额规章。...查看全文

2024年增值税税收优惠

近日,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增值税优惠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发展。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税收优惠政策#一、免税与减税     &nbs...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收优惠规定?

法律解析: 一、小规模纳税人减免优惠。《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第一条规定,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查看全文

增值税税收优惠规定?

律师解答: 一、小规模纳税人减免优惠。《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第一条规定,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莉萍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高级合伙人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2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