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无证行医的举报?

律师回答
摘要: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有违法行为时,应向当地卫生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举报,并提供详细信息和保存相关证据。对非法行医等严重违法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举报。
投诉举报时,注意说明医疗机构的名称、详尽的地址以及可能存在的违法事实。若是投诉具体的医务人员,还需说明其姓名、所在科室、你所看病的名称。同时要保存好就医过程中的主要书面材料等方便举证。如:处方、病例、收费凭证等。
如发现有医托、号贩子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时,还可直接向公安部门举报。对利用虚假医疗广告信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揭露无证行医的关键步骤
揭露无证行医的关键步骤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患者的病历、医疗记录、药品购买凭证等。其次,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可能存在的报复行为。接下来,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了解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举报过程合法合规。然后,选择适当的举报渠道,可以是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医疗协会或执法机构。在举报时,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证据,如涉及的医生姓名、诊所地址、违法行为的具体描述等。最后,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保持沟通,及时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或证据。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揭露无证行医行为,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
结语:揭露医疗违法行为是维护公众权益的重要举措。当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违法行为时,应勇于举报。在投诉举报时,要详细说明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以及可能存在的违法事实,并保存就医过程中的书面材料作为证据。对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可直接向公安部门举报,对虚假医疗广告欺诈行为,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揭露无证行医需收集证据、确保安全、寻求法律意见、选择适当渠道举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通过这些步骤,我们能够揭露无证行医行为,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七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进行社会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八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加强制度衔接和工作配合,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和保障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八十六条 国家建立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督管理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医疗卫生行业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监督管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无证行医如何举报

市民如果发现医疗机构无证经营,医生无证非法行医,或者医疗机构超诊疗范围经营,非法出租科室等问题,可以拨打当地卫生局举报投诉受理中心电话,具体可以打114查询。 以下问题为非法行医或无照行医突出表现: 医疗机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无证行医行为?

如何举报无证行医及相关行为,包括无证经营、非法出租科室等,可通过拨打卫生局举报投诉受理中心电话进行举报。非法行医的具体行为包括未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未取得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等。司法解释规定了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情形,并指出...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举报?"

举报公司不交社保的方法包括拨打12333举报、登录当地社保网站举报、直接到社保行政部门举报等,对于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的用人单位,社保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将处以罚款。...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口腔诊所医生无证行医

法律分析:一、如何举报口腔诊所医生无证行医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举报。投诉举报时,注意说明医疗机构的名称、详尽的地址以及可能存在的违法事实。若是投诉具体的...查看全文

举报假证者应该如何进行举报?

伪造证件应向公安机关举报,提供被举报人和造假地点、现场图片、造假商品信息、证言、网络记录等证据。准备越多越好,按部门要求准备可提高举报成功率。...查看全文

无证行医怎么举报?

律师分析: 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举报。如发现有医托、号贩子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时,还可直接向公安部门举报。对利用虚假医疗广告信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可向工商行政管...查看全文

无证行医怎么举报

市民如果发现医疗机构无证经营,医生无证非法行医,或者医疗机构超诊疗范围经营,非法出租科室等问题,可以拨打当地卫生局举报投诉受理中心电话,具体可以打114查询。 以下问题为非法行医或无照行医突出表现: 医疗机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查看全文

无证行医怎样举报

市民如果发现医疗机构无证经营,医生无证非法行医,或者医疗机构超诊疗范围经营,非法出租科室等问题,可以拨打当地卫生局举报投诉受理中心电话,具体可以打114查询。 以下问题为非法行医或无照行医突出表现: 医疗机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查看全文

购买保险无果,如何进行举报?

公司未购买社会保险的举报途径包括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劳动仲裁委员会举报。同时,员工还可以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或者前往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公司办理社保需要向社保经办...查看全文

牙医无证行医怎么举报?

律师分析: 属于擅自营业,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查看全文

强拆行为如何进行举报?

强拆应该打12348纪检、法律、信访举报专线电话举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收集征收程序操作中的违法点,或者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警。强拆行为侵犯公民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黄码举报

发现黄码可以报警,操作步骤如下:保留相关证据并妥善保管,登录中国扫黄打非网站,使用举报页面。若举报属实,将获得相关奖励。公民有权批评和建议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权申诉、控告或检举,但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投诉举报?

根据法律规定,96119接到举报后审核决定是否受理,不受理需告知举报人,受理后转至派出所核查、整改处理,最终告知举报人结果,最快3个工作日处理。...查看全文

怎么样举报无证行医

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举报。如发现有医托、号贩子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时,还可直接向公安部门举报。对利用虚假医疗广告信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查看全文

无证行医应该如何进行处罚

无证行医的处罚及非法行医的种类。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将受到取缔、罚款等处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将受到刑罚和罚金;非法行医的种类包括未取得执业许可证、超范围行医、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工作等。...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餐饮店的举报

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可维权、调解纠纷,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举报饭店不卫生可拨打12315或12331。商家投诉找门店或公司投诉,工商、消协协调作用,食药监部门检查处罚,不参与民事赔偿,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查看全文

如何进行贫困户的举报?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举报涉及税款的问题。举报人需要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并明确举报内容所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的管辖范围。举报范围包括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查看全文

如何有效地进行举报?

有效举报学校补课方法:拨打教育局电话、发送邮件举报,若无效可向更大教育机构投诉。劳动法加班不给工资投诉方法:向劳动监察投诉,需提供身份证、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证明材料。...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非法行医?

律师分析: 举报非法行医的,可以通过匿名向公安部门或卫生部门举报的方式进行。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查看全文

如何举报非法行医

律师分析:举报非法行医的,可以通过匿名向公安部门或卫生部门举报的方式进行。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杨思凡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8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