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登记的效力如何确定

律师回答

1、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2、动产抵押并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对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无论当事人办理还是不办理抵押物登记,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发生效力。

但是,办理与不办理抵押登记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未办理抵押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抵押物登记的效力

1、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2、动产抵押并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对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无论当事人办理还是不办理抵押物登记,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发生效力。

但是,办理与不办理抵押登记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未办理抵押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预告登记抵押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预告登记抵押具有的法律效力如下:

一、预告登记的本质特征是使被登记的请求权具有物权效力,对后来发生的与该请求权内容相同的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行为,具有对抗效力;

二、预告登记没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只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三、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目的仅是为了保障将来能对享有抵押权。

如何办理船舶的抵押登记

1、船舶要办理抵押登记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填写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表并提交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等材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

第二十七条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申请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应当填写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户口簿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四)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登记机关准予登记的,应当将抵押权登记情况载入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并向抵押权人核发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船舶如何办理办理抵押登记

1、船舶要办理抵押登记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填写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表并提交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等材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

第二十七条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申请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应当填写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户口簿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四)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登记机关准予登记的,应当将抵押权登记情况载入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并向抵押权人核发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如何办理船舶抵押登记

1、船舶要办理抵押登记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填写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表并提交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等材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

第二十七条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申请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应当填写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户口簿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四)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登记机关准予登记的,应当将抵押权登记情况载入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并向抵押权人核发渔业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房产抵押未登记的合同效力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 房产进行了抵押但是还未登记的,合同效力如下,如果该合同是依法订立的,是有效的。办理房产抵押需要应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抵押合同生效,所以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七百零三条 租...查看全文

房产抵押未登记的合同效力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 房产抵押未登记的合同效力是,如果该合同是依法订立的,是有效的。办理房产抵押需要应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抵押合同生效,所以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 ...查看全文

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如何确认

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对于不动产抵押权采取的是登记生效主义。不动产抵押登记具有设定抵押权的效力。如当事人只订立不动产抵押协议,未办理抵押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权未设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查看全文

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如何确认

法律分析: 我国对于不动产抵押权采取的是登记生效主义。不动产抵押登记具有设定抵押权的效力。如当事人只订立不动产抵押协议,未办理抵押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权未设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查看全文

抵押的效力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关于抵押的效力法律规定为如果是以不动产抵押的,则抵押权在办理抵押登记的时候设立,如果是以动产抵押的,则抵押权在抵押合同生效的时候设立,动产抵押没有办理抵押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抵押的效力如何确定?

律师分析: 1、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2、动产抵押并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对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无论当事人办理还是不办理抵押物登记,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发生效力。 【法...查看全文

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如何?

本文讲述了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抵押登记的重要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抵押分为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因此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可以行使抵押权,但不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因此未办理抵押登记的不能行使抵...查看全文

抵押物登记有何效力

法律分析:抵押物登记的效力为可以先于没有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受偿,一般以不动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在办理抵押登记的时候设立,如果以动产抵押没有办理抵押登记,则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抵押物登记有何效力

1、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2、动产抵押并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对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无论当事人办理还是不办理抵押物登记,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发生效力。...查看全文

抵押物登记机关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抵押物登记机关应当是根据抵押物的性质确定,如果抵押物是土地使用权,则抵押登记的部门应当是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如果是以交通运输工具抵押,则应当是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浮动抵押登记的效力如何它与一般抵押登记有何区别

(一)适用主体和范围的区别。浮动抵押只能适用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范围较窄。一般抵押适用于在经济活动中的任何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范围较宽。(二)抵押客体的主要区别。(1)对于可以设定浮动抵...查看全文

抵押合同和抵押登记的效力

抵押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动产抵押的抵押权也同样生效。但建筑物、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和正在建造的建筑物作抵押时,需进行抵押登记才能设立抵押权。...查看全文

抵押合同和抵押登记的效力

法律分析: 签订抵押合同与办理抵押登记是两个法律事实。不动产抵押权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动产抵押权以交付为生效要件。以动产做抵押的,抵押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查看全文

抵押登记期限的效力

抵押期间的确定,依有约定依约定,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按法定的原则。抵押期间的约定是指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明确约定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期间。抵押期间的法定是指在当事人对抵押期间的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查看全文

抵押权预登记的效力

法律分析:1、预告登记的本质特征是使被登记的请求权具有物权效力,对后来发生的与该请求权内容相同的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行为,具有对抗效力。立法机关的立法理由为:“预告登记的功能是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等债务人处分其权利,……以保障债权人将来实...查看全文

抵押登记的效力怎样

对抵押权之登记效力的主张,有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两种。登记要件主义是指抵押权的成立除当事人之间存在抵押合同外,还必须进行登记,否则不产生抵押权成立之效力;登记对抗主义是指抵押权的成立只须在当事人间达成抵押合意即可。...查看全文

抵押预告登记后如何评估抵押权利的效力?

《抵押预告登记的效力与房屋预告登记的作用》 抵押预告登记的效力取决于是否满足登记条件,若条件不满足则抵押权未设立;房屋预告登记保障请求权的实现并确保其优先地位,使违反登记的处分无效,保障权利人的权益。...查看全文

未登记的动产抵押合同效力如何

以不动产为抵押物担保债务的,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记后生效,所以不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无效。在实践中当抵押物是由第三人提供时,第三人应当重点考虑主债务的履行期限。只有在主债务履行期明确的情况下,抵押人可以清楚地预见到自己提供的财产上...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抵押合同生效,抵押物登记流程是什么

法律解析: 依据不同性质的物设定的抵押权,有必须经登记后才能生效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两种抵押合同。抵押物登记流程是:抵押登记申请;受理申请;审核;登记;收费发证;立卷归档。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抵押协议生效,抵押物登记流程是什么?

律师解答: 依据不同性质的物设定的抵押权,有必须经登记后才能生效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两种抵押合同。抵押物登记流程是:抵押登记申请;受理申请;审核;登记;收费发证;立卷归档。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