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除权的规定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对解除合同期限的规定是:解除权应在法定或约定期限内行使,否则该权利消失。若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解除权人应在得知或应知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或在对方催告后合理期限内行使,否则该权利消失。
《民法典》对解除合同期限的规定是:解除权首先是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的,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延伸阅读
民法典解除权的适用条件及效力分析
民法典解除权是指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一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对方的违约行为或其他特定情形,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其适用条件包括:一方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无法预见的重大变化等。解除权的效力主要体现在解除合同后,双方不再具有相互履行合同的义务,合同效力自行终止。同时,解除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否则可能会导致违约责任的产生。因此,在实践中,对于民法典解除权的适用条件及其效力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民法典对解除合同期限的规定是:解除权应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该权利将消失。对于没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解除权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或在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行使,否则该权利也将消失。在实践中,准确分析和判断民法典解除权的适用条件及其效力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解除合同规定概述

民法典对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包括中止履行、债权人通知义务、债权人拒绝提前或部分履行债务等。合同解除后是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取决于协议、不可抗力和违约情况。解除合同的法律性质是消灭基于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查看全文

民法典离婚抚养权规定概述

民法典对离婚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包括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父母间协商抚养费问题、父母的探望权等。律师在离婚子女抚养争夺中的作用是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解决纠纷,包括分析案情、证明适合抚养子女、争取更多权益等。律师的建议是在离婚问题...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有关探视权的规定概述

《民法典》规定的探视权主要包括: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探视权的行使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或由法院判决;如果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以中止探视权,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视权是离婚后父母的基本人权,需遵循...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探视权的规定概述

《民法典》关于探视权的主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视权的行使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如果父或母的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以中止探视权,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查看全文

民法典侵权损害赔偿规定概述

民法典中规定了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则,包括过错规则、无过错规则和过错推定规则。如果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外,民法典确认财产损害赔偿属于侵权纠纷。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构成要件包括受侵害的民事权益、侵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法定解除权的规定

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哪五种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查看全文

民法典法定解除权的规定

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哪五种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查看全文

2023年民法典合同规定概述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需履行合同义务,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标的、质量和数量、价款或酬金、履行期限、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的主要条款决定了合...查看全文

民法典合同违约规定概述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违约的规定包括: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违约方应赔偿对方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还有其他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个人侵权赔偿规定概述

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侵权造成损害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对于造成残疾或死亡的情况,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对于网帖侵权,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并进行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精神损害赔...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损害赔偿的规定概述

《民法典》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是损害赔偿的依据。人身损害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残疾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死亡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多人死亡可确定相同数额死亡赔偿金。被侵权人死亡,近亲属可请求侵权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债权债务的法律规定概述

《民法典》关于债权债务的法律规定:债是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规定了债务履行的具体方式,包括质量要求、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和履行费用的负担等。对于担保方式,提供物的担保或人的担保都可实现...查看全文

民法典合同违约金规定概述

民法典规定了合同违约金标准,违约方需支付适当数额的违约金或损失赔偿。合同违约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受损日起计算,超过20年不予保护。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决定。起诉合同违约纠纷需准备诉状,提交证据材料,出...查看全文

2023年民法典违约金规定概述

民法典规定了违约金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额。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低或过高,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请求进行调整。如果违约方不支付违约金,守约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并要求赔付违约金。违约方不...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8条欺诈规定概述

欺诈行为的法律要件及其影响。民法典148条规定了欺诈行为的撤销权,欺诈是指以故意欺骗他人为目的的行为。要成立欺诈行为,需满足欺骗他人的行为和故意欺骗的要求。被欺诈人必须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并作出错误导致的意思表示。只有满足这些特征...查看全文

2021年新民法典劳动法规定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主旨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该法典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而是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查看全文

2023年民法典中居住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概述

《民法典》关于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设立、合同内容、登记、转让和期限等。居住权可以保障终生居住,但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时消灭。居住权的房屋原则上不得出租,居住权人享有物权效力,租赁不能干涉居住权人行使权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有关质保金的规定概述

质保金在民法典中没有具体规定金额,但建设部的格式合同规定质保金为工程总造价的5%。施工单位在质保期内有维修义务,否则建设单位可用质保金支付维修费用。...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质保金的规定概述

建设工程质保金的主旨是确保施工单位在质保期内履行维修义务。若施工单位未履行义务,建设单位可从质保金中扣除维修费用。质保金按合同约定的比例从工程计量拨款中扣留,不计算利息。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建设工程承包单...查看全文

劳动法解除合同规定概述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查看全文